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X碰到Y】4成長 單身男不憂鬱
圖/達志影像
文/吳娟瑜
單身男性朝九晚五上班,或在情場打滾,看來日子過得瀟灑自在,怎麼憂鬱指數比單身女性還高?這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心事?
一項超過10萬人的樣本研究,涵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家,由澳門理工大學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未婚者憂鬱風險高於已婚者,約高出86%,尤其是男性和受過高等教育的未婚人士。
在「性別差異」這一項目,研究還發現「男性單身者的憂鬱風險明顯高於單身女性,約高出25%」。
單身男性究竟面對了什麼壓力,使得憂鬱指數往上漲。若以y世代(1981~1996年出生)的單身男性而言,目前介於30~45歲左右,人生進入網際世代、國際航運發達、網路聊天室興起、賺錢更重享樂,因而,交友、婚姻、事業、人生……許多價值觀丕變。
然而,人類以經營婚姻家庭的價值觀行之有年,單身男性無論跑多遠、玩多久、換多少女伴、賺多少錢,最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免孤單難耐。
社會學家涂爾幹(Durkheim)曾提到法國單身男性有「失範」(anomie)現象,這是指現代化過程中,難免有心理價值瓦解的情形。涂爾幹還以作家繆塞(Musset)的說法:「當一個人不再受到制約,他就無法自我反省。」一語道破單身男性陷入迷茫,而不得脫身的苦悶。
〈專家解套〉4大成長 單身不憂鬱
多年後的21世紀,單身男性同樣經歷如何豁然開朗、自在快樂的挑戰,而脫離「失範」現象,進入自我反省的4大成長行列,還是可行的途徑之一。
第一項成長:脫離黃金單身漢的迷思。
儘管身邊許多老友、同事羨慕單身男性的自由自在,自己也慶幸脫離不合適的「前女友」糾纏,然而,「黃金單身漢」畢竟還是有期限。值得深思這一生要怎麼過?一個人過?還是定下心來,認真找個伴一起過?
第二項成長:求助才是展現勇氣。
若情緒不穩、工作無力,從一開始要有病識感,盡速找到輔導機構,或是心理諮商師。透過傾訴、剖析、省察,一段時日,將重拾腳步,把寂寞化為「靜心」,把苦悶化為「挑戰」。
第三項成長:向家人取暖。
有的單身男性當初被父母責打,或長期看到父母吵架而害怕婚姻,潛意識一直拒絕親密關係。
若已到中年30多歲、40多歲,其實是可以撫慰「內在小孩」,回到原生家庭,看看自己曾經的生命歷程,原諒當年父母的不當管教,重整下一步的人生腳步。
第四項成長:身心平衡,好好照顧自己。
父母會老去,自己也會年紀增長,終身「單身」可以是人生選項,好好照顧自己,更是此時此刻最重要的功課。
切忌假日徹夜上網、睡到午後,心情苦悶又抽菸酗酒,當體力變差、心情崩潰,很容易變成人生噩夢。
不少快樂的單身男性,他們架設了人生的快樂網絡,讓生活多采多姿──有家人相聚、有好友出遊、有義工服務、有海外學習、有美食探路等。
總之,「快樂單身男性」顯然比「憂鬱單身男性」,多了些反省和行動,不亦快哉?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