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坐看潮起,自海平線揚升的恩典─「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展覽
林介文2012年作品〈我的傳統服飾不傳統〉。
文.攝影/林昱晴
以珍珠之名,串連起散落於南洋島鏈的暗湧思路,藉由視覺化的圖像語言,映照所有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意識更為立體鮮明。在她們與世界的往來之間,傷痛與愛,幾經輪迴。但凡幽微之處,最是觸動人心,哪怕僅僅一瞬因美、因詩意而萌生的邂逅,以「珍珠」做為「全球南方」女性藝術能量集結的抒情隱喻,便足以透過綿密而悠長的蓄力,形塑與感官經驗同步的時代感知。高雄市立美術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展期至2025年3月16日。
《聖經》開篇〈創世紀〉中記載:從伊甸園流出的比遜河,那兒有著珍珠與紅瑪瑙。佛教的《法華經》、《阿彌陀經》稱珍珠為「佛家七寶」之一。至純之美,潔如皓月,珍珠折射出溫婉的光華,每顆珍珠的誕生都是一個傳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珍珠象徵著內在的美和精神的啟蒙;在馬來和峇峇娘惹文化社群中,它連結了海洋奇想,代表著財富、矜貴與優雅。珍珠自古便是智慧、純潔和美麗的象徵,在亞洲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綻現出豐美而饒富層次的意義。
海即我心,深邃而壯闊
做為誌記高雄市立美術館30週年館慶的展覽,「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邀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新加坡美術館,以各自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典藏作品展開對話,從南方城市的視野拓延到東南亞的南方海域。中文展名「珍珠」的命名靈感來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中譯書名,象徵本次連結台灣與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越南、緬甸、泰國及馬來西亞等8國,浸潤於島嶼文化的39位女性藝術家群體,如同南洋群島的閃耀珍珠──自海域誕生,從南方視角折射世界,藉由創作,向世界宣告她們所理解的女性力量。若將個體記憶與集體經驗視為藝術創作的錨點,這段靈性之始,有著極其寬廣且深邃的探掘角度。
英文展名採借東加詩人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在1997年於斐濟南太平洋蘇瓦大學「文化與藝術的海洋中心」研討會上所提出的「海即我心」(Ocean in Us)觀點,在大洋文化的視野中,從島嶼的原民性迎向海洋的原民性,破除島嶼、部落與國家領土的區隔,朝向以海洋做為整體以及中心的主體認同,徹底化解族裔、性別、部落與文化認同的對峙之見,展現仿如海洋般自在流動、四海一家、多元匯聚的壯闊思維。
廣納海洋文化的開放性想像
在當前全球文化藝術界熱烈討論南方學、台灣藝術史界審慎推行重建台灣藝術史任務之際,高美館在成立之初即有意識地以美術史為策展基礎,致力於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另闢有別於北方/首都中心的價值體系,將台灣現當代藝術置於「全球南方」的脈絡語境,建構「大南方藝術史觀」,由高美館30年來長期耕耘的區域性南方藝術,擴延至南島當代藝術,意圖超越地域,挖掘、組構並重現典藏作品與土地的故事連結。身為「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總策展人,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表示:「大南方多元史觀的實踐,核心在於廣納海洋文化的開放性想像,將南方視為議題論述的核心,由此拓展更多元的觸及對象,塑造更寬廣的辯證空間,積極回應並梳理形塑當代世界的各種文化力量,讓美術館成為公共知識的生產與分享場域,強化觀點的共振與延伸。」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以「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及「非人類與生態」4大子題,檢視藝術創作如何在時代與社會的動盪與激盪、多元文化與傳統的相互交織下,對個人和集體記憶進行剖析,進而化為引領思潮、啟動變革的契機。展覽的主視覺意象採用林介文的作品〈我的傳統服飾不傳統〉,透過當代的編織和身體行為的影像裝置,在海洋與陸地的交界,以身體展開交疊共振,顯影大洋洲神話的想像──海岸和陸地一如鏡子的正反兩面,而人正處於鏡子的中央,接合起大地和海洋。在武玉玲〈生命軸〉似花形的鮮紅線材鈎編結構之中,可以看見母性的強韌與女性生育的特徵,呈現既強烈又溫柔呢喃的生命故事。
武玉玲2018年作品〈生命軸〉。
吳瑪悧〈帝國的滋味〉記錄了在不同年代與機緣下,由於全球化、帝國爭戰等因素,輾轉移居旗津求生的住民所帶來的「滋味」,而這些滋味在移居歲月的催化下,更顯五味雜陳,也投射出高雄乃至於台灣的集體縮影。羅懿君〈芭娜娜.バナナ.Saging 風乾的香蕉皮〉始於藝術家於日本駐村時,回收當地餐廳製作甜點後所剩的香蕉皮,在風乾、整平後,依循一張早期台灣香蕉市場的照片,拼貼出當時台灣出口香蕉的盛況。她以風乾的香蕉皮做為畫筆,重現早期日本殖民台灣時的景況與歷史。黃文英的〈制服〉運用高超的緹花手工梭織技術,以金屬線織並顯影寫實的照片圖像,凝塑記憶與身體的全新關係。
吳瑪悧2023年作品〈帝國的滋味〉。羅懿君2013-2014年作品〈芭娜娜.バナナ.Saging 風乾的香蕉皮〉。黃文英2008年作品〈制服〉。
侯淑姿〈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探討新移民的自我意識和身分認同,以及其原生家庭和台灣社會對新住民的觀點,藉由影像紀錄走入外配眷戶的人生,在作品中探討其離散的真實處境。〈褶肉記─生機之域〉呈現的是蔡佳宏於2019至2022年間,一段自我揭露與療癒的歷程,她以陶瓷創作回應罹患甲狀腺癌這個生命所拋出的詰難,透過以肉身做為由土至陶的轉渡,交織出駭異卻親密的體感路徑。賴純純〈悸動的心〉以鐵網構築出如同有著8片花瓣的巨型花朵造形,並放置一顆鑿磨為愛心形體的木質作品,無法忽視的量感,凝鍊出饒富意味的空間張力。
侯淑姿2009年作品〈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蔡佳宏2020-2022年作品〈褶肉記—生機之域〉。賴純純1994年作品〈悸動的心〉。
文化煉金的產物
「珍珠」象徵著南海眾島嶼的集結,它在大洋洲和島嶼文化獨具的意義,使其不僅是裝飾之物,更透過連結海上貿易、生活與儀式的角色,承載著如同貨幣或珍貴禮物般的價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策展及展覽總監辛友仁指出:「珍珠的隱喻深刻地共鳴著堅韌與變革的理念。一如珍珠在自然環境中受到刺激而逐漸成形的過程,我們可將參展藝術家的作品視為受到地緣政治、社會和環境等繁複影響所牽動的煉金產物。」
質疑並動搖父權制度和殖民權力,是新加坡和東南亞女性藝術家在創作中力行的共識。莊心珍的〈人吃人〉靈感源自魯迅小說《狂人日記》,反思人類因過度貪婪而陷入永劫不復的荒謬狀態。王良吟透過〈消失〉探討了性別歧視的隱憂,特別是一些文化偏愛男孩而導致女嬰遭到殺害的現象,以懸吊的兒童衣物代表身體的缺席。
莊心珍2006年作品〈人吃人〉。王良吟1994年作品〈消失〉。
安.薩馬特的〈不再盲目,因此我們永垂不朽⋯⋯〉結合馬來西亞傳統編織技術與日常物品,創造出關於韌性與超越的強大表述,她在20歲時歷經跨性別的生命經驗,藉由創作傳達性別、文化與靈性交織的多元身分,反思自己身為馬來穆斯林和變性人身分的經歷,作品因而更顯巫性力量。在美國發生911恐怖攻擊後,阿拉伯字母在西方媒體中常常遭到污名化,甚至帶有恐怖勢力的負面聯想,阿拉瑪雅妮的軟雕塑裝置用爪夷文寫著「我愛你」這句話,顛覆了阿拉伯字母與伊斯蘭教義的連結,藉此批判世人對於伊斯蘭的刻板印象。
安.薩馬特2017年作品〈不再盲目,因此我們永垂不朽⋯⋯〉。阿拉瑪雅妮2009-2018年作品〈我愛你〉。
蒂梵妮.鍾〈重建出走歷史:船隻軌跡、第一收容港及重新安置國家〉以手工刺繡的世界地圖,標示了越南政治難民在1979至1989年間逃離家園的出發點、路徑和下船港口,揭示了帝國主義意識形態至今仍舊操控著越南和東南亞的地緣政治。碧娜里.桑比塔〈花環:精神保障〉再現花環在泰國傳統文化裡的聖潔庇護及其在生命儀典中的意義。艾格尼絲.阿雷拉諾〈三佛母〉雕塑融合人類與神性的形象,突顯日常生活的神聖性以及傳承的智慧。
蒂梵妮.鍾2017年作品〈重建出走歷史:船隻軌跡、第一收容港及重新安置國家〉(局部)。碧娜里.桑比塔2014-2015年作品〈花環:精神保障〉。艾格尼絲.阿雷拉諾1996年作品〈三佛母〉。
在新加坡美術館策展人丁彥惠眼中,折射著無盡光彩的珍珠,成為藝術家們從南方視角與世界對話的隱喻,提供了通過逆境鍛造的生存、適應和美的敘事。最終,「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展覽不僅闡明了歷史傳統、殖民主義和生活環境所加諸的壓力,更頌揚女性藝術家憑藉一己之力與群體的信念,摸索前行、克服挑戰,為東南亞與國際連動、不斷發展的文化景觀所付出的貢獻。她們的作品體現了自我療癒、世代更迭和歷史變異的故事,就像珍珠一樣──其創造過程既關乎堅韌,關乎直覺,更關乎蛻變為珍貴之物的演化。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