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說故事時間到囉】不完美 也要愛自己
圖/達志影像
文/黃文綺
常聽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除了說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口,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基因、膚色……之外,當中的深意就如同《每個人都很美》(如何)的故事,作者巴提斯是一位醫生,他從急診室實習開始,就在部落格發表他的日常生活、經歷和感受,文章大受歡迎,成為全職醫生之後仍持續寫作,《每個人都很美》是他為孩子們寫的書,透過書中一個又一個故事,詮釋「你的身體就是你的故事,我們可以不受別人眼光影響,勇敢愛自己」。
書中的一個故事是小孫子很喜歡爺爺,但是其他孩子看到爺爺的疤痕會害怕,於是爺爺說了他6歲時,在理髮店裡奔跑,被刮鬍刀劃傷的故事,但他說疤痕並不影響他愛人的能力,也告訴孫子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道疤痕,即使外表看不到……
巴提斯本身有特別的成長經歷,「疤痕」在故事裡是一個隱喻,書中傳遞著許多訊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一些會被隱藏,是因為擔心別人無法理解接納。有些人的外表和一般人很不一樣時,也常被異樣眼光看待,但在繪本故事裡,透過爺爺的帶領,孫子逐漸明白,原來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外表,並不足以代表那個人,若能放下主觀,進一步聆聽對方的故事,就會聽到對方隱藏的「疤痕」故事,進而靠近彼此。
這本書讓我想起羅慧夫醫師創辦的顱顏基金會,為了讓有先天顱顏缺陷(如唇顎裂、小耳症或其他罕見顱顏缺陷)的孩子,都能夠接受治療。但這過程中,他也發現除了治療外表,還需要讓這些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獨特,並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尊重不一樣的生命,這就要從理解開始。
於是從1995年開始,基金會每年舉辦「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鼓勵全台的小學生用自己的畫作故事,傳遞「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精神。文學獎的參與者不論有沒有先天顱顏缺陷,都在參與創作過程中,創造出「用愛彌補生命中不完美」的故事,許多孩子得獎感言裡,都提到他們從創作學到很多,以及看待人事物的角度更不一樣。這些兒童創作的繪本,除了印製成實體書,在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歷屆入選故事電子檔,還有親師可以引導孩子共讀或延伸的活動。
《你很特別》(道聲)已經出版二十多年,卻深植我心,微美克人每天做著同樣的事,互相貼金星或灰點貼紙,凡是漂亮、有才能的,就會被貼金星,但若沒有表現才能或是身上灰舊,就會被貼灰點點,胖哥身上灰點愈來愈多,愈來愈沒自信,但有天他遇見露西亞,發現她身上竟然沒有貼紙,即使有人看見,想替她貼,也立刻掉下來……因為露西亞根本不在意貼紙,她明白接納和愛自己,別人的眼光便無法造成傷害。
無論是每個人都很美,或是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都鼓勵每個大人小孩,能夠先看見自己的獨特,才有能力欣賞他人的獨特,以及享受多元文化的世界。
(作者為資深故事媽媽、〈好哇!就來玩吧 podcast〉節目主持人)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