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人際成長班〉面對家人 中年夾心族悶啊!

2008/03/05 06:00

圖/王孟婷

文/江映瑤

圖/王孟婷

過完一個年,已屆中年的朋友們一見面,聊的卻都是這個忙碌假期中的無奈。

先說花費吧!紅包、往返拜年的交通費、相聚時的餐費、見面時的伴手禮花費、新年置裝費,中年人必須負責包含父母、自己的伴侶、以及下一代子女們的全部花費,雖然和家人相聚很快樂,但是年終獎金恐怕也不夠分配呢!

再說時間與體力吧!好不容易放了個年假,如果要趁機會補個好眠,對家人實在也交待不過去,於是又得計畫出遊,聯絡、排隊、交通往返,又是一番精神與金錢的耗費!如果付出這許多,得到的是全家和樂的愉快回憶也就罷了,但偏偏大部分家庭都並非如此。

人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成員其實都各有優缺點,同時也有著不足為外人道的糾葛和抱怨,因此在過年期間難以避免的相處之下,多少會產生摩擦。如果情節輕微,摩擦能即時排解,處理完善也差不多過完了年假,又得投入繁忙的職場;假使摩擦擴大,彼此種下了心結,恐怕還得撥出時間去專程解決。

哎!看到這裡,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心有戚戚焉地苦笑吧?但是家人是命定的血緣,這些人際關係可不像工作一樣,可以不高興就辭掉。既然相處無可避免,而家人的缺點也不見得能如你所願改進,該如何調適自己,才能夠盡量避免或淡化紛爭呢?試試以下幾個方法,說不定會發現家人不再那麼難以忍受。

<Check it out 1>當家人不知感恩時……

「多做多錯」是許多人的抱怨,例如作主幫家人去訂外賣的年夜飯,不僅要聯絡、詢問、徵求家人同意,到時還得負責去拿菜,搞不好誰作主的,誰就得付錢呢!等到菜一上桌,各方的批評又來了:「這樣的價位,當初還不如去訂另一家……」或是「拜託!這樣也叫佛跳牆啊?料這麼少,佛跳腳還差不多!」但是回想當初,提到訂菜大家就推來推去,因為實在很麻煩,根本沒人願意碰。

又例如眼見過年了,好心幫家中添購一套餐桌椅,肯定又是樣式不盡如人意,掏了腰包還被嫌太浪費。總之,事情一定得有人做,做的人卻又註定被批評,因此難免會氣呼呼,忍不住大罵家人不知感恩。

換個角度思考:自己有能力照顧家人,實在是種福份,而高齡父母仍有健壯的體能來批評自己,也是另一種福份。別人的家庭,也許只為了如何活下去而煩惱,哪來嫌棄的餘地?

其實話又說回來,家人嘴上的叨念,不見得代表心裡不知感恩,日後提起時,還是會成為長久的回憶。尤其當老人家向外人或親戚抱怨不喜歡你送的東西,也許正是一種以你為傲的炫耀呢!

<Check it out 2>當習慣難以忍受……

無論是上一代的父母、同輩的兄弟姐妹、或者下一代的子女,在生活習慣上一定和你有所不同,甚至有些讓你難以忍受的方式,例如老人家總是有許多壞掉的東西捨不得丟,將家裡堆得像垃圾回收場也屢勸不聽;兄弟姐妹教育小孩的方式很令人爭議,但是你一開口建議就會惹事上身;子女的衛生習慣不好,但只要數落幾句,小孩不僅不改,還會不耐煩地快閃,一心希望你繼續忙碌到沒時間理他。

換個角度思考:遇到這些無力改變的事實,最好能如此自我調適──父母既然固執,反正也影響不了什麼,就別再責怪他們好了!有空時多去幫忙整理環境,只要整齊清潔些就好。

至於手足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最好還是別插手,畢竟那不是你的人生,忍一忍那張快嘴吧!如果有空閒,不如把時間放在自己的親子相處,「蘸醬油」式看不慣就罵幾句,完全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協助孩子找到問題核心,才不會讓孩子學會躲著你或應付你。

<Check it out 3>當心中感到不公平……

父母對子女的不公平對待,永遠都是個影響深遠的問題,但只要是凡人,誰沒有好惡私心呢?如果父母稱讚其他手足,那就該慶幸能者多勞吧!表示你可以喘口氣,只要努力求進步,而不必承受冠軍的壓力。

換個角度思考:藉此提醒自己,對子女可別表現出明顯的偏心!可以由你開始做起,主持你所渴望的公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