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世界不只一個 專訪法國圖文作家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

2008/03/13 06:00

歐赫貝島的女繪圖師,層層相疊的地圖上精細描繪所有內陸最原始時代的景致,需要結合孩童之眼和長者智慧才能解讀。

◎李桐豪 圖片提供◎法蘭斯瓦.普拉斯

歐赫貝中的「R:紅河流域」。統治此地的王者之王通曉與動物談話之祕技,並維持國家的神祕、與世隔絕。

我始終記得那個火車站,巨大而老舊的車站。土灰髒污的磚牆膩著一股揮之不去的尿騷味,磚牆外是殘破電話亭,裡面寫滿了髒話並散落一地針筒。圓拱玻璃屋頂滲進來的陽光雖讓月台看起來更敞亮,但架構車站主體的鋼與鐵還是讓穿梭其中的旅人有一種沉甸甸的壓迫感。

「F:弗立淞寒顫國」裡,在冰山下的牧場中徜徉的鯨魚群。

我也記得一枚壓迫的膀胱,自己因為尿急在車站內找不到廁所而窘迫,氣急敗壞的我不會注意到當時書報攤擺滿了《哈利波特和神祕魔法石》,也就無從得知自己已經置身在小說的場景裡。

「V:眩暈國」裡的「鴿警」。

King`s Cross Station。一座虛擬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讓髒灰笨重的車站鍍上了金黃閃亮的光澤。

普拉斯訪台期間,喜歡隨興速寫人物風景。
(MaoPoPo/攝影)

美好旅行的入口,想像力都是唯一的登錄密碼。

「F:弗立淞寒顫國」裡的「海面下的兄弟」。

可不是?蒼茫終南山下,因為活死人墓而有了江湖兒女的浪漫憧憬;冷清的上海街頭,因為王佳芝以肉身做餌的溫柔美人計而增添幾許哀豔情調。

故土和他鄉,同胞和異族,內在和環境,旅行從來都是一種參差的對照,傑出的旅遊文學用想像力摧毀旅人和旅地間壁壘分明的對立,文字在豐饒的心靈世界和壯闊的山河日月悠遊自在,讓旅行綻放流光飛舞。

然而在旅行書寫的國土上,與這輛想像力列車對開的則是另一輛魔幻列車。

此類作品以實寫虛,將子虛烏有的國土寫得跟真的一樣,旨在嘲諷現實或者提供一種逃逸之道,從困頓真實中的逃逸之道。中國的《山海經》、《鏡花緣》至西方的《格列佛遊記》、《看不見的城市》……皆是此等書寫類型佳作。

來自法國的《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繼承了這個傳統,以A到Z做索引,繪製了二十六張奇幻國度的地圖和國度的迷離身世,國與國之間隱隱約約有著祕密聯繫,夢境與地理集合成一個更華麗的宇宙。作者法蘭斯瓦.普拉斯幾乎是用一種人類學的寫作態度,去描述這些看不見國度的風土人情、珍奇幻獸與神話傳說,文字優美如詩歌,敘事生動如童話。

居於巴黎近郊的普拉斯,現年五十一歲,除獨立創作外,也常幫伽里瑪出版社(Gallimard)的青少年書籍畫插畫。《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系列為其最重要著作,耗費十年心血繪製、寫就,出版後獲得包括波隆那書展在內等多項歐洲圖書大獎。普拉斯日前帶著《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來台參加國際書展,書展期間他接受訪問,靦腆而真誠地專注傾聽,仔細回答,等於是為對這個奇幻國度感興趣的讀者進行了一場行前說明會。

讓想像力代我去旅行

Q:書中出現了會微笑的蛤蟆、大蟒蛇的產護士,童趣十足,可否說說您在當小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小孩子,您是從小就喜歡畫畫嗎?

A:我小的時候很安靜,一天到晚都在畫畫,上課的時候也會偷偷在課本上畫戰爭打仗的場面,我的志願是當一名畫家,我很高興能實踐小時候的心願,對我而言當畫家比當總統容易多了。

Q:能否分享你的旅行經驗,旅行會是這本書的靈感來源嗎?

A:老實說我沒有去過太多地方,我多數的旅行都還是走馬看花。這本書得益於自身旅行經驗較少,多半是歷史和閱讀給的靈感。法國有一本小書《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 (Voyage Autour de Ma Chambre)我很喜歡,我和他一樣,只是待在房間裡,讓想像力代替我去旅行。

Q:這次來台感覺如何?

A:我去了龍山寺,廟宇內大小事物顏色刺激而鮮豔,令人印象深刻;我也注意到了計程車上司機的座位旁邊有小小電視,非常地新奇有趣。台灣人一臉的和氣,總是帶著笑,感覺上非常地樂觀,而且路上沒有很多警察,這一點讓我覺得很訝異,因為法國的馬路上總是有許多警察。

敘事文體隨國度而變

Q:這本書的中文譯文很棒,文字俐落而簡潔,小聲朗誦好好聽,像是詩歌一樣,漂亮得不得了。我不懂法文,但請問這種詩歌的美感是您在法文創作時刻意製造的效果嗎?

A:謝謝,聽到你對中譯文的讚美,我很開心。詩一樣的美感的確是我在創作所追求的效果,但我在創作過程同時也嘗試過許多寫作技法和文體,甚至改變敘事的人稱,讓說故事的方式和書中各式各樣的國度一樣豐富多元。

Q:您提到了寫作技巧,其中也包含人類學的寫作方式嗎?因為在某些段落中,您似乎變成了一個人類學家,無比細膩、充滿耐性去描繪虛擬國度的生態、建築和風土人情,幾乎要讓人以為那些國土確實存在於地球某一個角落了,閱讀的過程中,我甚至誤以為我在閱讀李維史陀的《憂鬱的熱帶》。

A:來到台灣,已經有許多媒體朋友這樣跟我說,能和這樣傑出的作家相提並論是我的榮幸。

Q:從起心動念到出版,這個寫作計畫歷經了十年,請問這十年您是專注地活在那樣的書寫狀態?

A:當然在這段時間,我也有其他的工作同時進行著,我大該花了四年的時間構思整個故事,之後平均每一冊書的實際繪製則各耗費兩年,我也很納悶我到底會寫出什麼東西來。而寫完之後我也如釋重負,彷彿自己真正從那些國度旅行一趟回來。

如天梯般的奇花幻獸

Q:《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一書由A到Z,描繪了二十六個看不見的國度,中文版目前只出版到第一冊,僅交代A到I九個國度,無法一窺全貌,但我在閱讀中發現這些國度看似獨立,但A國家的珍奇幻獸會出現在B國家當中,國與國之間似乎有某種祕密的聯繫,「歐赫貝」指的是這二十六個國家統合起來,更大的奇幻宇宙嗎?

A:這些幻獸或奇花異卉的確像是天梯一樣,把不同的國度連結起來,但某些國家的歷史背景可能相差了好幾百年,所以它們的關聯性可能會更隱晦,至於歐赫貝是什麼,則看讀者怎麼去解釋了。

Q:書中每個奇幻國度寧靜美好,讓人心生嚮往,請問你對天堂有所謂的想像嗎?

A:在即將出版的第二、第三冊其實也有很殘忍的地方,例如第二冊最後的濟諾塔島上便住著食人族。食人族是探險遊記裡非常重要的主題之一,也是昔日航海家們的噩夢。故事裡,島上的蠻荒部族和一種特別的樹之間有著生態上的關連。當這種樹在地平線上「看見」船的身影,他們會將枝葉「展開」,像一把團扇或孔雀開屏。因此從遠方望去,這個島就像是一個發出絢麗色彩的點。你朝著斑斕色光前進,然而抵達後卻再也沒有風能助你往外逃逸;食人族戰士們殺光所有水手,只留下最堅毅強壯的船長——好獻祭給「濟諾塔島之口」,亦即島上的火山口。我認為探險和旅行總是伴隨著各種強烈的情緒,「恐懼」也是其中一種。

至於天堂,或許就存在於這世上,在某個地點、某個時段。天堂端賴人們而定,而且會不時出現……我唯一擔憂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人悖離了大自然、悖離了語言、也悖離了我們體內那最後存在的「野性」。

Q:在您的繪畫當中,風景大大的,人物小小的,幾乎看不清面目,這是您對大自然的態度?

A:是的,我很喜歡中國的山水畫,壯麗的山河下,人物就那麼一丁點大小,看不清面目,也看不清楚性別,因此讀者可以把自己投射進去,寄予無限的想像,這樣遠著距離的觀看,會有一種第三人稱的客觀。若人物畫得太具體,眼睛、鼻子一目瞭然,反而喪失了想像的空間。我碰過許多小朋友讀者,他們不見得看得懂裡面的文字,但是單看那些繪圖,他們就可以在腦海中編造劇情,我很喜歡這樣。

Q:最後,並不是提問,而是做為一個讀者,我想感謝您為華文世界的讀者們帶來這樣一本美麗的書。我很享受那個閱讀的過程,尤其喜歡〈弗立淞寒顫國〉這個故事:極北之地的雪國村民在永夜來臨時,全村的人走進巨大冰山打造的眠室,冰山在凍結的海上繞行,在永晝來臨之前回到了原點。在長夜的旅行中,村民一起沉睡,他們的夢各自展開又相互交錯。

您說薩滿將領導村民行過幻夢之路,尋找沉睡於海面底下的太陽,在那兒,他們騎著海象過著快樂的日子,他們變成了「海面下的兄弟」,揚起眼就能看見,在時光的另一面,海豹皮艇的影子飛快滑移。這意象太美了,夢想和旅行在那樣永夜的海洋上合而為一,容我武斷地說,若這本書若有主題,我認為就是這個了。

A:謝謝你的解讀,我喜歡你的武斷。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