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深入古埃及文明>上------探索古埃及異數 阿瑪納

2008/04/02 06:00

明尼亞東邊台地上,標示著大大的Minya地標,山腳下立著美麗的娜費蒂蒂雕像。

記者王元鴻/埃及報導˙攝影

班尼哈珊墓室的雕刻很生活化。

在開羅近郊吉薩火車站迷濛的燈光下,我們等了很長一段時間,原訂搭晚上8點半班車,因車上沒有隨行護衛,為安全顧慮我們幾個老外不能上車,只能等下一班車。我的目的地是埃及中部明尼亞(El Minya),大部分埃及旅遊地圖都看不到這個點。這裡很接近古埃及法老時代極其特殊、獨一無二的地方─阿瑪納(Tell Al Amarna)。

參觀阿瑪納陵寢,要先找管理員來開門,裡面不准拍照。

搭了近4個小時車程,抵達燈光黯淡的明尼亞車站,已經凌晨2點半鐘,暗影中有著軍警荷槍的輪廓,1個鬍子都白了的老挑夫衝上來搶搬行李小費,將行李扛在肩上直接跨過鐵軌到另一個月台,動作之快讓人目瞪口呆。到阿瑪納還有一段路,得在明尼亞找間舒適的旅館投宿,安撫一路顛簸的筋骨。

阿肯納坦崇拜一神教的皇宮和神殿,曾經綿延12公里,如今只剩殘存石柱,在夕陽下映照著時代的蒼涼。

阿肯納坦法老 宗教革命獨尊太陽神

太陽西斜,把阿瑪納山區的墓室染上一片金黃。

現代埃及已成穆斯林國度,很難想像古埃及時代多神並存的世界,多神世界與現代埃及信仰唯一的連結,就在阿瑪納。古埃及新王國第18王朝法老阿肯納坦(Akhenaten,西元前1353至1333年的法老)為遠離上埃及(即南埃及,北埃及為下埃及)祭司的力量,遠走底比斯(Thebes,今路克索Luxor),到阿瑪納建立他信仰唯一神祇的新王國。如果對阿肯納坦不熟悉,透過知名度更高的圖坦卡門(Tutankhamun),也許會解除進入阿肯納坦的障礙,阿肯納坦就是圖坦卡門的父親。

阿肯納坦原名阿孟霍特普(Amenhotep IV),在古埃及時代進行一場驚世駭俗的宗教革命,獨尊太陽神阿坦(Aten,太陽光環之神,古埃及眾多太陽神之一),不再祭祀阿蒙(Amun)等眾神祇,他自己改名的名字Akhen- Aten,大有「阿坦代言人」的意味。還把她美麗的皇后娜費蒂蒂(Nefertiti)改名為Nefru-Aten。阿肯納坦所造的「太陽神」,浮雕具體形象是一個太陽光環,向下射出光束,光束的最末端像手一樣的形狀。

這位臉型略顯瘦長、纖腰小腹微凸的法老,腦袋裡裝著新概念,在他執政的第五年離開底比斯,在阿瑪納東方發現太陽從一個山凹處升起,位於尼羅河東岸選定他的新都城。經考古學家仔細研究,阿肯納坦的新都城,從南到北綿延12公里,阿肯納坦將城市命名為「Akhetaten」,意思是「地平線上的光環」。

陽光遍照神殿 浮雕重現王室生活

原創都市計畫概念用來崇拜太陽神,捨棄舊有建築式樣,每天清晨太陽依序照亮神殿各部位浮雕的豐富色彩,人們進行祭拜儀式,當地導遊哈利德說:「阿肯納坦的宗教觀,已經不是崇拜太陽光環的具像,而是光線與溫度,更具心靈層面的信仰。」古埃及定都於此大概14年。

阿肯納坦時代留下的浮雕壁畫,與其他考古發現大異其趣,阿肯納坦顯然是1位自然與藝術的愛好者,宮殿圖像很多皇室日常生活場景,阿肯納坦的鮪魚肚和娜費蒂蒂的美貌真實呈現,天倫之樂與傳統嚴謹、殺戮誇耀武力的紀錄截然不同。往東方山區岩壁的陵寢,墓室內也沒有出現「死亡之書」場景,在奧西里斯面前以羽毛秤心評斷是否重生的儀式完全看不到,倒有父慈子孝全家和樂生活片斷。

阿肯納坦的宗教革命沒有持續太久,底比斯的祭司在他死後,帶回年輕的圖坦卡門,在底比斯恢復多神崇拜,阿肯納坦在阿瑪納的心血維持不到30年,後來遭到大肆破壞,神殿石材被拉美西斯二世等後代法老搬去另蓋神殿,現只剩2根石柱兀立於平野上,一旁盡是傾頹土磚牆,街衢巷廓與古埃及獨特宗教信仰,早已灰飛湮滅不復存在。

尋阿肯納坦時代陵寢墓室探奇

阿瑪納是現代都市的名稱,距明尼亞約70公里,現在公路在尼羅河西岸,先坐巴士再換渡輪,之後再換小巴士,經過傾頹的宮殿和城市,再往東約13公里的馬列克谷地山區岩壁參觀阿肯納坦時代的陵寢墓室。

阿瑪納陵寢位於城市兩側邊緣的石灰岩山區,阿肯納坦的墓室位於較南側山區谷地,大門口面向東方,這樣的安排大家都能理解,是要讓墓室每天清晨都沐浴在陽光下。進大門後階梯往下,格局類似路克索帝王谷的地下墓室,內部除了主要墓室外,右側有2個更深入的旁廳,埋葬其他皇室成員。 不過參觀其墓室可能會很失望,因為墓室牆面浮雕幾乎全毀,只剩部分太陽神光環和放射光束殘跡,已完全沒有顏色,約略佐證阿肯納坦的蹤跡。阿肯納坦似乎未葬在那裡,裡面沒有發現他的木乃伊,其他地方也沒有發現以阿肯納坦為名的墓室,阿肯納坦就像他創建的城市一樣消失無蹤。

北側的貴族陵寢與中王國時期有些類似,墓室鑿進山壁內,由於阿肯納坦創建的新都城,人們生活不到30年,興建的墓室大部分都未使用,很多未完工,編號第4號的梅里雷之墓(Meryre,阿肯納坦的最高祭司)還保留豐富浮雕,呈現阿肯納坦時代的生活。

參觀北側古墳必須再搭巴士到山腳下,循著廣闊的階梯往上爬約300公尺,階梯並不陡,到接近山頂部位就有一整排墓室。參觀前墓室管理員會搶先衝到機房打開發電機,讓墓室大放光明,再拿鑰匙打開鐵門,如果是自助旅行的散客,管理員有可能拿出鑰匙時扭捏作態,想賺點開門小費。從墓室門口望向西方,會看到尼羅河壯闊景觀,如果正好接近太陽要下山,氣氛特別美,也代表管理員催促急著打烊的時間了。

周邊順遊推薦

◆加貝爾

加貝爾(Tuna el-Gebel)在尼羅河西岸,阿肯納坦定都於阿瑪納時,曾在城市週邊立了6個界標,將山區石灰岩壁削平,寫上象形文字和阿肯納坦全家祭祀太陽神的浮雕,其中一個界標,就在現在城市加貝爾附近。

地處沙漠邊緣的加貝爾,有一座神殿式古墓非常特別,安葬托特神(Thoth,狒狒、朱鷺)神祭司佩托西里斯(Petosiris),約西元前300年托勒密時代所建,牆面都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神祇圖樣,浮雕保存相當完好,如果仔細觀察,這神祇都穿著希臘式服裝。

祭司墓後有1個少女伊沙朵拉(Isadora,約西元150年)的木乃伊,可開放參觀。附近還有羅馬時代的水井,深34公尺,更旁邊則是獻給托特神的墓室,供奉狒狒雕像。現在加貝爾很熱鬧,是近居民假日休閒的聚集地,小孩特別多,對遊客特別有興趣,要擺脫成群的小朋友還得費一番功夫。

◆班尼哈珊

班尼哈珊(Beni Hasan)位於明尼亞南方約20公里的尼羅河東岸,屬於中王國時期在石灰岩山壁鑿建的墓室(約西元前2000年)墓室壁畫呈現中王國時期埃及人生活場景,有士兵進行角力的連續動作,農耕、狩獵,牛、雞、羊各種動物,還有樹上的3隻猴子,甚至人們玩剪刀石頭布、遊戲打球的畫面,非常多樣生動。

班尼哈珊和阿瑪納山壁墓室一樣,從山下爬平緩階梯拾級而上,守墓人逐一打開鐵門讓遊客參觀,班尼哈珊墓群總共有39個墓室,目前只開放4個供遊客參觀。

旅遊資訊

◆航班:台灣無直飛埃及航班,可於曼谷轉埃航,或經新加坡轉新航、吉隆坡轉馬航到開羅,價格和方便性各有不同。

◆交通:從開羅搭火車到明尼亞約四小時,費用約50埃磅,明尼亞也可以搭火車到路克索、亞斯文等地。另有巴士可供選擇,但旅遊警察希望外國旅客都搭火車較方便維護安全。

◆氣候:埃及面積遼闊,南部地區緯度和台灣差不多,皆有北迴歸線穿過,屬於沙漠型氣候,冬季較乾冷,溫差較大,夏季酷熱。

◆幣制:埃磅Egypt Pounds(E£),1美金約5.69埃磅

◆時差:比台灣慢6小時

◆簽證:(外交部資訊)

1. 持台灣護照停留15日內毋須預先簽證,但須在入境機場(港口)查驗機票,購買落地簽證印花,費用美金15元。

2.超過15日,行前需先辦妥簽證。

3.受理單位: 埃及駐香港領事館: (1)Suite1, 22F, Sino Plaza, 255 Gloucester Rd.,中環,香港 (2)Tel:002-852-28270668 Fax:002-852-28272100 (3)e-mail: egyptcg@netvigator.com

◆貼心提醒:明尼亞算埃及中部重要城市,過去埃及中部回教激進分子活躍,埃及政府並未積極整頓,觀光客罕有人至,明尼亞一帶發展遠遠落後北部的開羅和南部路克索等地,近年來才稍有起色,不過食宿水準仍遠遠不及埃及熱門觀光據點,倒是更貼近埃及農村生活。另外,前往阿瑪納參觀阿肯納坦時代遺址,還是只有明尼亞擁有比較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飲食條件也較理想,以明尼亞為中心,搭車到附近古蹟參訪,車程大約都需2小時,阿瑪納附近景點均有軍警駐守。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