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客與桐遊 文學名家桐花書寫系列1】穿過桐花林的挑炭古道

2008/05/12 06:00

桐花滿地如雪的花絮,任憑遊人體會。
(圖片提供/印刻)

◎劉克襄

圖◎王孟婷

一條逐漸爬升的紅土山路,鋪著堆砌良好錯落的卵石,在蓊鬱的森林裡,瘦長地蜿蜒著。時而陡上險稜,時而斜入陰溼的谷地。這樣典雅而有致的山路,在桃竹苗丘陵著實殘存地已不多。

挑炭古道三義48縣道入口, 立有一當地木雕大師傅學榮的創作《挑夫印象雕刻》。
(圖片提供/印刻)

五月初,白色桐花再緩緩墜落,一朵朵點綴於卵石間,更讓這條結合自然和傳統築路美學的步道,充滿迷離情境。放諸油桐花海的林區,能夠如此綺麗者,就屬這一條了。

回家後,我不免好奇地翻閱,百年前日治時代的《台灣堡圖》。這條古道早就清楚繪出,橫越了這片火炎山脈北邊的山區。

它由通霄福興地區諸多山坑,通往三義(舊地名為三叉河)。那是早年福興地區住民,買賣生活物品與農產運送必經的山路。為了通行方便,當地住民沿著崎嶇的山嶺,就地取材,以百萬年的卵石為基礎,修築了這條石階步道,由通霄山區翻嶺,再下抵三義車站。

到三、四○年代,火炎山山區燒木炭行業興盛,大批木炭商人深入福興和大坑山區購買,並雇請挑夫挑到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山區裡的木炭窯遂比比皆是。

當時生產的木炭,主要即靠著這條修築良好的步道,讓許多挑夫得以挑至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當時的挑炭販售的價錢甚低,但相較其他此間行業,還是不錯的利潤,因而挑運者大有人在。現今會有一挑炭古道之名,實乃出自此一典故。

燒成木炭的木柴以相思樹為主。此一樹種廣泛分布於此間山區,跟樟樹、楠木和油桐等優勢樹種混合生長。由於木炭的大量需求,附近的山區出現了不少燒炭窯。唯三、四十年前,隨著天然氣普及,木炭產業走向沒落,燒炭窯終而廢棄。相對地,山區農路開闢增多,對外交通大量改善,住民也改種經濟效益更高的香茅草。挑炭古道在多重開發的影響下,乏人來去,未幾便消失在荒煙蔓草中,被人忘記了。

但很多在地年長者,猶記得此一山路的存在,更緬懷早年在此艱苦挑炭的祖先們。這些年來,以三叉河登山會為首,不少熱中探訪古道的山友結伴而行,在荒煙蔓草的山林上,找出昔時的古道。此後,逐段整修,終而讓這條古道重見天日。整段山路如今成為民眾尋幽探古的健行路線,桐花時節更是熱門步道。

卵石古道還保存良好,但燒炭窯還在嗎?據說至今尚有一、二十座遺跡,分布於山區。我一路搜尋,卻未見著任何炭窯之跡,不免覺得遺憾。

當時,在此古道上的挑炭人,大抵又是何等形容?如今,挑炭古道三義48縣道入口, 立有一當地木雕大師傅學榮的創作《挑夫印象雕刻》。此一雕塑挑夫採自民間昔時印象。大抵為一頭戴斗笠,光著上身著短褲,肩擔木炭的質樸農民,展現樂天知命的笑容。旁邊則有一生動的解說,更充分地將此民間挑夫的性格,精采而幽默地描述出來:

阿旺伯

年齡:168歲

學歷:食到老.學到老

個性:篤實、硬頸、煞忙、勤儉

工作:伐木、扛樹、入窯、燒炭

出窯、裝籠、挑炭、販售

格言:肩挑木炭心且酸 手提黃金樂也歡

成就:靚女成鳳、五子登科

雕塑像前還擺置有一對真的木炭竹籠,約有四十斤,讓今人以扁擔試肩。我試著挑起,才走不過二、三步,便大喊吃不消。現今一個大人勉強挑著走半百公尺,恐怕都氣喘吁吁。當時的人可是得翻山越嶺,走一、二個小時的。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大抵起至通霄鎮福興里車輪坑農路二公里處,西側有永興農場指標,古道入口就在路東,終點在三義鄉雙潭村的大坑。相較於北邊的挑鹽古道,此一山徑森林蓊鬱,卵石保存更佳良好,彷彿回到北台灣潮溼地區的山徑,大出我對火炎山乾旱之惡劣印象。

綜觀之,不論挑鹽古道、挑炭古道,或者其它多條此間的古道,這些火炎山山脈北邊的古道,都有一特色,大抵為東西向,由此諸多靠海的坑坑谷谷小村散屋,銜接內山的小鎮聚落。這些舊山徑因負擔的功能不同,被現代人稱予不同的命名,但大抵為艱苦謀生之路線,維繫著客家人在山海阻隔下,貧瘠生活的命脈。

每次走進卵石古道,我都會興起如是感懷。這條古道又如此完整維護,洋溢早年修路的美學,且全然隱逸於蓊鬱的森林,我更充滿飽滿的,常民生活歷史的感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