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小人物大故事〉出錢出力 要讓樂音飄揚

2008/05/13 06:00

春之聲管絃樂團跨國表演,撫慰了不少台商漂泊的心情。(照片提供/陳美玲)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陳美玲跟夫婿許錦輝兩人不但出錢支持樂團,也把自己的人脈投進來。(照片提供/陳美玲)

一個上市公司的貴婦老闆娘,股票曾飆漲到一百多塊,外型亮麗,不愁吃穿,她的人生原本可以從容優渥,但是她卻選擇把金錢與時間,都放在支持一個民間的管絃樂團,為了樂團尋求贊助,即使動過兩次手術,都還為了樂團到處宣揚音樂理念,要讓樂團有永續經營的可能。

陳美玲(左)當初就是非常感佩指揮陳永清(右)組團的傻勁,讓她體會到音樂的可貴。

她是陳美玲,跟夫婿許錦輝一起支持桃園縣的春之聲管絃樂團,至今已經邁入第11年。陳美玲說,一開始認識這個樂團,是非常偶然的機會,當時她只是一個愛女兒的母親,帶著女兒去參加音樂比賽,就有音樂老師認為她女兒可以再找名師指點,可以更上一層樓,於是就介紹了在桃園自己獨立成立管絃樂團的指揮陳永清,開始了這樣一段師生的緣分。

女兒後來考上了新明國中音樂班,陳美玲說,後來也加入了春之聲管絃樂團。一開始先從最後一個席位坐起,到現在可以擔任獨奏,陳美玲說,看見女兒在音樂上面的進步,她自己很感動。她自己則是看見了陳永清經營一個樂團的不容易,「一個指揮,自己什麼都要做,願意花時間給學生最好的,這讓我體會到音樂的可貴。」

陳美玲說,以前就是做生意,很少接觸藝文,她只是一個愛女兒的母親,沒想到就這樣跟著樂團一起成長,她每場音樂會都參加,都感動。極疼愛她的夫婿許錦輝也被陳美玲感動,夫妻兩人不但出錢支持樂團,也把自己的人脈投進來,上台服裝、節目單印刷甚至是便當,陳美玲都說服友人贊助,「集合大家的力量,去做有意義的事情,生命也變得更美好。」

<人生轉折處>開了兩次刀 決定開另一扇窗

陳美玲說,她做了多年的台商,努力工作,跟先生一起打拼,先生公司股票一上市,卻立刻遭人勒索,這樣陳美玲感觸良多。

後來自己身體也因為出狀況,開過兩次大刀,因為這樣,陳美玲對人生看開許多,這也讓她決定要將日後的生命,都為春之聲管絃樂團努力,希望這個團可以逐漸成長,讓更多的孩子透過在管絃樂團的學習,可以為自己的生命開一扇窗。

陳美玲說,她不懂音樂,但是她從觀眾,從團員的眼神中,她知道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任務,但是光靠她自己的力量,樂團不能有急速的成長,她現在雖然生病,只要哪裡願意聽她講,讓她有機會傳遞春之聲管絃樂團的經營理念與經營目標,她身體再不舒服,她也願意爬起來,請朋友陪著她一起努力,為樂團募款,找尋各種演出機會,希望未來春之聲管絃樂團有更多動人的音樂流傳在樂迷心目當中,陳美玲也希望讓樂團成為一個服務社會,關心弱貧的平台,大家一起貢獻心力,讓社會更美好。

<小地方大夢想>指揮陳永清 為地方培育人才

成立於1997年的春之聲管絃樂團,是指揮陳永清沒有想清楚的決定,他說一開始是因為任教學校都在桃園音樂班,也帶學校的管絃樂團,「學生畢業之後,又要從頭開始訓練,再加上畢了業的同學,也希望還有機會可以參加,於是就開始組團。」 當時自己帶著兩百萬,就這樣成軍。成立至今,樂團已經有了A、B、C 三團,團員除了音樂老師之外,就是各大學音樂科系的學生,當然還包括非音樂科系的學生,每週的團練,就是這些團員最開心的時刻。

陳永清說,要延續一個業餘團體的生命,並不容易,不過在認識現在的樂團後援會會長陳美玲之後,她的加入,讓樂團變得有組織,更有清楚的發展目標。現在樂團已經受邀到過東莞市玉蘭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為台商做演出,帶來台灣的濃濃鄉音,不但撫慰了台商漂泊的心情,樂團也在一次次的歷練當中,培養了難得的默契與向心力。

自己本身曾經擔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前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的中提琴首席,也是台灣知名音樂團體「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的團員,陳永清卻選擇在桃園開啟他自己的音樂事業,現在在好友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徐家駒的口中,已經是「桃園音樂界的地頭蛇」。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