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我們的城市

2008/05/15 06:00

我們的城市

◎張維中 圖◎潘昀珈

前陣子看了漫畫家松本大洋的動畫《惡童當街》。故事裡的主人翁是兩個被稱為「貓」的少年,分別是年長的小黑(二宮和也配音)和年幼的小白(蒼井優配音)。小黑和小白兩個人相依為命,在一座幾乎快要跟時代脫節的城市「寶町」裡,死命抵抗著那些想透過城市改造而獲利的政客與黑道。

為了求生,他們在大人的世界裡偷拐搶騙,甚至到了嗜血如命的地步。性格上看起來是扭曲的,然而,當兩個人跳出風雨滿樓的複雜世界時,在彼此情感的交流上,仍然保有著稚氣與單純。

小黑和小白兩個少年的互動,有著同病相憐的情誼,彷若孿生的關係裡也同時暗流著不可失去彼此的情愫。是清純的,也可以是曖昧的。

小黑說,「我是為了保護小白而努力活下來的。」小白則說,「小黑心裡少了的零件,我這裡都有喲。」他們拳腳向外時,是冷血的暴戾;雙手相擁時,又是熾熱的感情。愛與暴力,同時結合了他們。

守護母城的信念

這部電影裡最讓我有感觸的,其實倒不是小黑和小白的關係。是那個老舊的,被迫面臨空間改造的城市寶町。

松本大洋對於寶町的形塑很令我著迷。影像俯視的角度,總是很特別地切開這個空間,讓我們從不同的觀點,拼湊起這塊領域。

與其說寶町呈現出老日本的風貌,不如說更接近於海外的華人城市。

大紅大紫的圖騰,龍啊鳳的,帶著一點橫濱中國城的神祕風采,那是日本人對於中國文化最落實的想像。櫛比鱗次的擁擠樓房,則有一點舊金山中國城的風貌。泛舊的街道,凌亂的招牌,失修的老店,更像是馬來西亞或泰國的華人社群。無論想要多麼努力地去連結真正的華人世界,永遠都還是像過了時的複製品。

《惡童當街》裡的寶町也有點這樣的況味。

一種與現實脫節的哀愁。

我對於一切被迫要改變的事物,都忍不住投以注目的眼光。

關於這樣的背景,整部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小黑跟小白經常掛在嘴邊的,恍若某種信念似的標語:我們的城市。

那是他們對於寶町的情感。守護著他們從小生長的城市,等於也守護著一切的記憶和夢想。

城市裡自在生活的「前輩」

看完電影的第二天下午,我和一位老朋友在台北101地下街的麵包舖裡吃下午茶。這裡以前是我們常買的山崎麵包,前陣子改裝以後,賣的麵包換了,風格也從日式變成了法式。

店裡只有四張桌子。我的左手邊是空位,右手邊坐著一位優雅的老奶奶。起碼有七十多歲以上了。麵包非常地酥脆好吃,比想像中的更好。我吃到一半,鄰桌的老奶奶忽然開口了。她指著我的麵包問:「這裡面是包什麼的?」

神話故事告訴我們,忽然在路上出現跟你講話的陌生老奶奶,肯定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不可輕易漠視。我於是非常有禮貌地回應她。

「可頌裡包的是香蕉跟巧克力。」

「好吃嗎?」她追問。

我點點頭,回答,很好吃。朋友補上一句,「還溫溫熱熱的呢!」

老奶奶聽了以後,胸有成竹地回應:

「對啊,這是剛出爐的!現在是第二次出爐。他們一天會有兩次出爐。」

哇,這麼清楚。果然不是一般的老奶奶。

不是專門賣咖啡的地方,常常會煮出令人「難忘」的咖啡。我不太放心這裡的咖啡。確定麵包好吃以後,我趕緊喝一口看看狀況如何。還好,我告訴朋友,咖啡口感也不錯。老奶奶聽到我們的對話後,又岔進我們的話題。

「對,他們的咖啡,滿不錯的。」她邊說邊點頭,笑起來:「我也想喝。但是我早上已經來喝過一次了。每天早上,我都會在麵包第一次出爐的時候來喝咖啡。下午來,就只能吃麵包。現在時間四點多,我年紀大了,不能多喝,不然晚上會睡不著。你們年輕人可以。」

你們年輕人可以,我年紀大了,一天只能喝一杯咖啡。

老奶奶強調了好幾次這句話。她的表情不多,但說這幾句話時,卻散發出一股既可愛又無奈的模樣。她準備起身離開。看著我們繼續喝咖啡,笑著搖搖頭,留下了一句話。

「咖啡跟菸,都戒不掉啊……」

我們忍不住跟著她一起笑起來。

總覺得會到101大樓逛街或用餐的應該都是年輕人,但又有誰規定潮流的地方只能屬於年輕族群呢?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每天早晨與午後,都會到台北101大樓的這間麵包舖裡吃東西。大部分的時候也許是一個人。我不知道她的家世背景,也不清楚如果她都像今天這樣一個人來,背後是否代表著什麼,但是可以肯定,她一定是因為喜歡喝咖啡,並且懂得品嘗美味的麵包,所以才會一天兩次出現在這裡。

很多年前,我和朋友在日本神戶發生過類似的場景。

在一間下午茶店裡,鄰桌的日本老奶奶也是忽然間就跟我們主動攀談起來了。就像是在台北101遇見的老奶奶那樣,神戶老奶奶跟我們縱使語言不怎麼通,但是靠著比手畫腳,她依然能侃侃而談。回想起這件事,我的朋友忍不住讚歎起來:「老奶奶們真的很敢主動跟陌生人聊天啊!」

「說什麼她們也都在這裡活了那麼久,有什麼好怕生的呢?畢竟這座城市裡有多少東西,包括這棟台北101,都算她的晚輩呢。」我回答。

老奶奶不只敢主動跟陌生人聊天,必要時,也比年輕人更敢大聲說話。

他們無懼城市粗心的拒絕

有一次在重慶南路的星巴克三樓喝咖啡,忽然間,聽到樓梯處傳來氣喘吁吁的斥責聲。翻過頭去看,原來是個身形肥碩的老奶奶,兩隻手攀著樓梯扶把,吃力地上樓。看起來她的膝關節應該也不是太好。

「為什麼要把廁所設在這麼高的樓層?而且沒有電梯?要我們上個廁所都去掉了半條命。太可惡!要命哪!」

老奶奶斥責得非常大聲,三樓的人全注意到了。不久,我聽到坐在我身旁的一雙年輕情侶,竊竊私語起來嘀咕著,「幹嘛啊,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就在這一刻,我怔忡了。坦白說,見到老奶奶大發雷霆的剎那,我確實也嚇一跳,心底想著,這可是咖啡館呢。還有其他人的公共場合,老奶奶稍微也該顧慮一下場合吧?然而,在我還來不及得出這股想法前,我身旁的那對小情侶卻落實地說了出來。

在我的耳朵真的聽到這股心聲的當下,忽然覺得,老奶奶很有理由該發脾氣的。畢竟,在這座城市裡生活那麼久的老居民們,如此積極地想要走出狹小的生活圈,這座城市卻回絕了他們。

城市不斷地改造空間,都說是往好的方向前進,卻經常毫無道理或不以為意地,忽略掉角落裡還有許多不同於我們的生活者。

如同《惡童當街》裡的小黑和小白,他們當然更有資格對這城市裡看不慣一切,毫不怕生地發表意見。

就在這個想法迸生之際,我莫名地感到一股安心。

我知道這些人生經歷比我廣得多的人,他們正在守護此地。他們的存在,讓這座城市,有了得以安穩的理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