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都會新女性>不 婚海蒂族 樂在單身

2008/08/11 06:00

文/張璇

「那些說只想喝免費的牛奶而不願買頭母牛回家的男人,實在是太搞不清楚狀況了,他們不知道,我們也不需要為了一根香腸而買回整隻豬!」這是一位選擇獨身的海蒂族朋友依莎說過的一段話。

海蒂族女人 享受生活愛自己

「一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那就去那,更重要的是,高興跟誰交往就跟誰交往,完全不需要顧慮誰。」她的心裡很清楚,像自己這麼重視個人空間的人不太適合結婚。「如果人生像端午節要包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一樣按照節令走,到了一定年齡就要結婚,不是很無趣嗎?」剛過完三十三歲生日的依莎說。

我有許多像依莎這樣,生活優渥、不想生小孩、喜歡一個人旅行、擅於獨處且非常享受目前單身生活的女性朋友。不依賴誰,更不想照顧還沒完全長大的媽寶型男人。她們認為生活或是精神上都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的男人非常少。

理性不婚 3大理由

到底是真的不想結婚,還是結不成婚?我發現還是後者居多。不婚或可婚可不婚的人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太理性」,一種是「太隨性」。隨性的不婚族,有不少是因為長期單身,習慣獨居之後,從晚婚轉成了不婚,而理性的不婚族,大致可歸納出三種心態:

<理由1> 認為愛情不需要證明

除了不想因為年紀到了就隨便找個人嫁,獨身主義者認為婚姻不是證明彼此愛情深度的唯一方式。「不想步入禮堂,並不表示不愛對方,愛一個人和與對方共組家庭是兩碼子事,不該劃上等號。」在廣告公司當art的蓓琳說。

「剛過三十時,也想過有個伴侶可以分享悲喜、廝守終身還不錯,可是那種兩個人的關係才剛穩定不久後,就急急規劃未來的事的感覺,實在讓人受不了,好像一定要打下契約和願意幫對方生小孩,才能證明自己有多愛他;避而不談,對方就覺得自己有所保留。難道和異性交往不能不想未來,不作任何計畫嗎?」

<理由2> 對婚姻缺乏信心

「我不相信結婚是開啟幸福大門的鑰匙。」或許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瓊儀對婚姻毫無憧憬。「親友們問我擔不擔心老的時候太孤單?拜託!現在離婚率那麼高,以後離婚單身的朋友也會很多,到時候大家互相照顧作伴就可以了。」曾經逃過婚的湘茹則說:「只要一想到要跟一個人同床共枕三十年、五十年,就覺得頭皮發麻。誰知道枕邊人的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理由3> 不想失去自由

不只男人害怕失去自由,女人也怕責任的壓力。「好幾次,我已經有了想嫁人的念頭,對象的條件也還不錯。但一想到每天下班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見到家裡的另外一個人時,可能不是喜悅而是壓力,就會馬上踩煞車。」曼如拒絕過好幾個男友的求婚,說自己是一個很容易醒的人。「就算遇到一個人好像是我的Mr. Right、愛得再死去活來,還是沒辦法就這樣往海裡跳,總覺得似乎還沒有好到那種可以許諾終身、拿一輩子的幸福作賭注的程度。」。

找到Mr.Right 不代表就得結婚

很多人都跟曼如一樣,當認真考慮到婚姻裡的責任、細節,和可能要放棄某些東西時,一經理性評估便會失去勇氣。的確,婚姻的承諾,不是男女之間覺得找到失落的另一半、彼此有很強的吸引力和相處愉快就能給予的。如果不是心甘情願,盲目走進婚姻的人必然會時時感到水深火熱,並認為失去的遠比獲得的部分多。我沒有想說服誰非婚不可,也很為懂得享受獨身和樂於繼續單身的人開心,只是想告訴恐婚者,真了解愛情的人,不會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真了解婚姻的人,也絕不會擔心愛情會因柴米油鹽而磨損褪色。

<名詞小百科>

海蒂族是啥咪?

「海蒂族(HEIDIS)」,這個新名詞出自英國「未來實驗室」,指的是高教育程度(High Educated)、獨立自主(Independent )、擁有專業學位(Degree-carrying)的新都會女性族群。這些25至40歲的輕熟女已取代BOBO、頂客等族群,成為女性最新的潮流和夢想。這些海蒂族女人學歷高、有錢、懂品味、樂在生活,最重要的是,超愛自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