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走進那片藍

2008/09/03 06:00

在城市漂流歌唱,彼時的巴奈是憂傷和苦悶的。

◎張鐵志 圖片提供◎蕭青陽工作室

巴奈已不再是八年前的泥娃娃。

這個夏天,我在台東都蘭山上,一間畫廊咖啡屋「月光小棧」的戶外小廣場,看一場精采的表演。我的背後,是東海岸夢幻的藍色海洋和橙色夕陽;我的面前,歌手巴奈和她的原住民朋友們,龍哥、達卡鬧、妹誰聚等,輪番上陣演唱著。你不曾見過這麼隨性又溫暖的表演:表演者唱完就回到聽眾群中喝酒,下一個表演者隨時走上去。就像是一群好友自娛娛人的同樂會,但是有著台灣最動人聲音的同樂會。

巴奈《停在那片藍》專輯封面。

傍晚的演唱會結束後,許多人下山去都蘭老糖廠改建成的咖啡屋。這裡每週六晚上都有表演,並且總是愈夜愈熱鬧,因為有酒、音樂、海風和一群自在的人。

為了這個小小演唱會,我是一早和朋友從台北穿越東海岸的美麗,直奔而來。且本來就一直想親臨都蘭糖廠咖啡館著名的週六晚現場表演。上次在這間咖啡館,是一個非週末的夏日午后,店裡幾乎無人,但卻突然有人唱起〈週六夜晚〉——是老闆放起了美國歌手Tom Waits的名曲〈The Heart of Saturday nights〉。似乎提醒著我一定要在週六夜來感受夜晚的音樂。

於是我來了。並且,走進這個海風與山景中,我才明白,不來到都蘭,無法感受到巴奈聲音的強悍生命力;不來到台東,不能知道為何巴奈和朋友們的新專輯會叫做《停在那片藍》。

巴奈唱出了生命與改變

沒有人聽到巴奈的聲音不會為之動容。父親是阿美族、母親是卑南族的巴奈,很早就離開部落,在城市漂流歌唱。彼時的巴奈是憂傷和苦悶的;她對我說,當時她對自己存在的狀態,感到一種深沉的憤怒。所以,2000年的首張專輯《泥娃娃》,從封面那種藍與黑交界的凝重就毫不掩飾地透露她的憂鬱。 這些憤怒很多是反映了她的原住民身分。沒有比這個更直接控訴的句子:

這世界好不公平 不公平 不公平

怎會有這樣的悲劇

因為我是原住民 原住民 原住民

就不被祝福的愛情

幾年前,巴奈回到故鄉台東,也和愛人那布有了被祝福的愛情,開始笑得愈來愈多,也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感。在這裡,她參與部落歌謠採集、策畫東海岸音樂祭、並在2006年舉辦都蘭音樂創作營,也和那布積極參與原住民運動,爭取原住民權益。今年3月8日,巴奈在台北的「為尊嚴而走」的街頭遊行中和胡德夫一起演唱。

她說,她要好好耕耘台東這塊土地,希望台東人和外地人知道,台東很美,台東的歌謠很美。今年6月,前年音樂創作營中的許多好作品,由巴奈來演唱、演奏、發行,專輯名稱是《停在那片藍》。

在這張專輯裡,巴奈的聲音依然動容。但不知道是否因為這不是巴奈自己寫的歌,又或者巴奈已不再是八年前的泥娃娃,這張專輯讓人聽到的是東海岸的溫暖和清脆的海風。蕭青陽設計的封面也體現了音樂風格的變化:封面色彩繽紛,並可以清楚看到巴奈的臉。

體會台東最在地的音樂

這些年來,在角頭音樂、野火樂集和大大樹等音樂廠牌的努力之下,原住民民謠已經攻占不少樂迷的耳朵。然而,巴奈和那布這次卻決定自己獨立發行,因為台北的唱片公司未必願意把重心放在經營台東的音樂,且他們不希望台東的發展一切都要仰賴台北、大家都得往台北跑。所以縱使他們原本連開發票都不會,但還是選擇自己辛苦地發行、鋪貨。因為,他們要透過這個新廠牌,凝聚和建立屬於台東自己的聲音,並讓更多台灣人聽到。年底,他們還會發行台東其他音樂人如達卡鬧,和包括她和那布在內的音樂團體「妹誰聚/Message」的專輯。

回到台北,拿起這張《停在那片藍》的CD,雖然CD很好聽,但我知道,若要真正享受他們的音樂,我還是必須走去台東的山和海,走進那片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