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今昔難比

2009/09/23 06:00

◎庄腳人

早期科技尚不如當今發達,經濟尚不如當今繁榮,對夏冬兩季的高溫及寒冷程度,坊間家庭不但沒有「氣溫」的概念,大眾傳播媒體的新聞報導,也不會預報當天氣候及溫度。當時對於炎熱的夏天氣候,只以「熱死人」的話語來形容,但實際上卻沒聽過因炎熱致死的案例;冬天的嚴寒,也只是以「寒死人」來形容,也沒聽過因寒冷致死的新聞。

當今每一個家庭普遍都有安裝冷氣機,不但飛機、火車、公車、捷運,以至計程車、家用客車、貨車,甚至貨櫃車的駕駛台,也都有設置冷氣。上班族的辦公室,以至高科技的工廠、機場、車站、餐廳等,凡是有人的場所都有冷氣。所以有人說:原來人類是靠陽光、水、氧氣而生存,缺一不可。現在好像連「冷氣」都要算入人類生存的必需因素之一。

台灣地理位置位處亞熱帶,平常的氣候狀況是熱多於冷,所以無論交通工具或建築物,幾乎都只有冷氣設備而少有暖氣設備。記得筆者早先家中購買的「冰箱」是用木材做的箱子,裡面分上下兩層,上層要買大冰塊放置,下層才放魚肉或蔬菜。為恐「冰塊」融化,開冰箱有如在搶時間,當一打開、拿出東西的瞬間,便要立刻關閉,否則「冰塊」會融化,就失去冰凍的功能。

回憶古今生活條件的比較,真是不堪回想。例如筆者家初次裝設電話,從電話局到我家便要立十幾根「電話柱」,且工程費要自己負擔。當時的電話號碼是「兩位數」,打電話的方式是一手拿起話筒,另一手搖電話機。然後話筒所聽到的是電話局「交換手(接線生)」的聲音,問你要接「幾號」的電話,當我們告訴她要轉接的號碼後,一轉接就能順利與對方通話。曾幾何時,原來的「電話柱」不見了,家中的電話號碼也從「兩位數」增加到現在的「八位數」,但是末兩位號碼,仍然維持早先的號碼。

以氣候來說,現在氣象局對於未來數天的陰、雨、晴天,及溫度與下雨的可能性都能預報。當然由於氣流流動,也會有所變動,致使氣候的預報準確度受到影響。然而對很難預測到的地震,古早時坊間說是「地牛翻身」,現在由於科學進步,連地震也可以預測,最近日本還在電視預告指出,也有一般家庭就能使用的「地震預測器」。人類的壽命由於醫術及醫療設備的進步,延長很多,人類在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攸關享受的事,真是今昔難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