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聰明採購〉 魚類保鮮 小心殘留物

2009/10/04 06:00

〈聰明採購〉
魚類保鮮 小心殘留物(圖片提供/蘋果屋)

文/白佩玉

海鮮本身的蛋白質、胺基酸對於身體的好處說不完。魚應該做為餐桌的第二主角,僅次於第一主角──蔬菜。依照漁獲來源,可以大分為海捕和養殖,這兩者在餐桌上都是重要角色,在選購時應執著於各自該留意之處。

海捕漁獲一定會經過大小漁船的「船凍」,而且在保鮮過程中可能使用保鮮劑,會不會殘留在海鮮上?最後讓我們吃下肚?重金屬汙染會不會出現在海洋捕撈的漁獲中?這些都是需要在意的。

大型魚需經過分切,那是在冷凍的狀態下進行?還是先解凍、再分切、再冷凍?如果是後者,我絕對不買,因為反覆解凍、冷凍,讓細胞內的酵素會被活化而分解細胞,還有可能造成細菌孳生。除非你能在漁港拿到小漁船直接卸下的現撈漁獲,否則安全起見,選購海捕漁獲時,盡量購買有真空包裝的冷凍品,而非放在販售檯上已經解凍的鋪冰海鮮。

採購養殖漁獲時,我最留意它在冷凍過程中有沒有放保鮮劑福馬林,以及是否有抗生素的問題。有些不肖魚販的魚經過3天,眼睛還是很亮,魚腮照樣鮮紅,因為他在殺魚時,會先把魚過一次水,表面上看似清水,但其實裡面添加了藥物(保鮮劑福馬林)。

福馬林也就是甲醛,是科學實驗室用來泡屍體的化學藥物,夠可怕吧!如此一來,買菜的媽媽看不出魚的新鮮與否,可能就這樣把福馬林的殘留物端上桌。

(圖片提供/蘋果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