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傳奇古書店「莎樂倫」 下

2009/10/13 06:00

莎樂倫永遠為我準備一杯濃香的奶茶,這馬克杯的圖案是由名家替威基伍德陶瓷公司(Wedgwood)所設計。

文.攝影◎鍾芳玲

古書店的急救箱當然也很古老。

莎樂倫書店內的書商也很讓人賞心悅目,男士們文質彬彬,深色西裝配上領帶、袖扣,就像我們印象中典型的英國紳士模樣,看慣了身著休閒服的美國書商後,莎樂倫的老派風格反而讓我耳目一新。我最先接觸的是安竺.麥克基群(Andrew McGeachin),他自劍橋大學藝術史碩士班畢業後,在一些不同行業短暫待過,但從1992年受雇於莎樂倫後,就不曾離開過古書業,並且在1997年擔任書店的經理迄今。十七年的古書經驗不算短,但是安竺立刻表示他在店中還算資淺,其他同事如負責童書與繪本區的Rosie Hodge和建築藝術書區的Jonathan Clark都在業界超過二十年,文學區的約翰.史博瑞格(John Sprague)更是從1977年就進了莎樂倫,三十二年的資歷無人能比。身為管理者,有如此多高手環繞,安竺認為這是極大的樂趣與奢侈,他的任務就是溝通協調並確保書店能擁有一貫的品質與親和力。

兩位書人約翰(左)與馬克(右)在福爾摩斯酒館為我餞別。

愛書人的幸福休息站

歷史悠久又親切的莎樂倫書店,讓許多愛書人流連忘返。

因為莎樂倫書店位於交通便利的鬧區,我不時就晃到那裡,去幾次後,臉皮也變厚了。有時把書店當成休息站,四處逛累了就到此歇腳、存放過重的手提行李,幾次因跌傷、擦傷,還借用了書店的急救箱。每回我上門,約翰總會先幫我泡一杯香濃的奶茶,再遞給我一疊整理好的書店歷史檔案,其中包括了許多名人與書店的通信,例如莎樂倫先生寫了熱情洋溢的信給勞倫斯(T. E. Lawrence),表示在報上看到他將自行出版書(指限量發行的《智慧七柱》)的報導,因此希望能批些來賣,勞倫斯十天後把信寄回,在原信後冷淡寫了兩行字婉拒,表示那些書僅保留給朋友,沒打算公開販售。

倫敦市的福爾摩斯酒館。

最令我興奮的是,看到了1884年到1906年間,莎樂倫與美國金融家與藏書家約翰.皮爾朋.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的交易紀錄,上面一筆筆漂亮的手寫花體字登錄摩根所購買的書目、日期、與價格,其中還有一張1896年6月16日的發票,顯示一部15世紀羊皮印刷的珍貴《古騰堡聖經》(售價2750英鎊)與17世紀莎士比亞全集對開本的前四版(一共800英鎊)都在那天成了摩根的珍藏,也成了摩根圖書館日後的鎮館之寶。

現今《古騰堡聖經》與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這類稀有書已經不流通了,偶爾在拍賣場出現也要四、五百萬美元,但莎樂倫這個老字號還是經常出現珍品。例如15世紀手工抄寫與彩繪的祈禱書、達爾文的首版《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列寧簽署的文件、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第一本007龐德系列小說《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的首版題贈本,此書封面圖案由弗萊明設計,收受者是他創作此書女主角的靈感來源。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一本來自康沃爾郡聖艾芙斯鎮上高卓威燈塔(Godrevy Lighthouse, St Ives, Cornwall)的訪客簽名簿,簿上顯示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年幼時兩次到此遊玩的紀錄,第一次是1892年她十歲時以稚嫩的筆跡在簿上親簽的名A.V. Stephen(「A. V.」是Adeline Virginia的縮寫,Stephen 是吳爾芙未婚前的姓氏),兩年後再次留名則是由她的父親代簽。她日後的名著《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所描寫的燈塔正是以高卓威燈塔為藍圖。

約翰對我表示,賣昂貴的書並不會讓他特別開心,他反而喜歡賣一些廉價書給剛起步的蒐藏者,因為這宛如在播種,開啟他們進入未來快樂的蒐藏生涯,他希望自己成為這些人美好回憶的一部分,即使來者不買書,他也很樂意分享對書的熱愛。他的不勢利也反映了莎樂倫的待客哲學,有此書店,愛書人真是太幸福了!

倫敦旅程的左右護法

書店另一位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商是旅遊與探險書區的負責人馬克.詹姆士(Mark James),馬克雖然兩年前才到莎樂倫,但是他之前在世界級的佳士得與蘇富比兩大拍賣公司工作了十四年,見過無數精采的書與文件,並為它們寫了引人的目錄。例如《魔戒》作者托爾金(J.R.R. Tolkein)給摯友的信件與首版簽名書、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六十多年間寫給初戀情人的四十封信(其中一封成交價七萬七千多英鎊,打破邱吉爾信件拍賣的最高紀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給同性戀人Robert Ross的簽名書與信件等。聽馬克談一些拍賣的軼聞趣事是莫大的享受,閒聊中發現我竟然曾接觸他所經手的拍賣物件,真是太巧合了!擅長寫目錄的馬克表示,拍賣公司從不存貨,書籍很快就得全數出清,因此不少有價值的書往往被忽略,目錄中的說明可能只有寥寥幾行字。在莎樂倫工作讓馬克能有充裕的時間去追蹤一本本古書的來歷,並透過文字讓它們變得活色生香。

約翰與馬克成了我在倫敦旅程中的左右護法、人文導遊,在書店裡他們總是為我解答與書相關的問題。幾次三人出遊,他們一路上為我介紹經過的文化景點,這是詩人William Blake受洗的教堂、那是馬克思曾居住的地方、這個雕像是紀念第一位把希臘文與希伯來文《新約聖經》翻譯成英文的William Tyndall、那條街曾經住過來自美國的富蘭克林與小說《白鯨》的作者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有一晚我央求兩人與我共訪1667年就存在的「老柴郡乳酪酒館」(Ye Olde Cheshire Cheese),只因這是倫敦最有古味的酒館之一;只因我在莎樂倫書店的陳列櫃中恰巧看到一本百年前介紹此酒館的傳記;只因我喜歡的約翰生博士(Dr. Samuel Johnson)的故居就在酒館拐角處。約翰與馬克以前都不曾到過這酒館,熟悉文學掌故的他們,望著掛在酒館中的約翰生博士畫像搖頭表示,沒有任何可靠文獻直接記載約翰生博士到過這家酒館,日後約翰生博士故居的館長也向我證實了兩位男士的說法。但這酒館離約翰生博士家這麼近,我寧願相信他兩百年五十年前在編纂第一本英文字典的過程中,得空休息時,拖著臃腫的身軀、頭戴那頂歪斜的假髮,搖搖晃晃走進這裡找樂子、喝杯酒。書迷有時就和影迷一樣,兩者都可以很偏執、自行編織對偶像的幻想。只是這酒館名為老柴郡乳酪,現今菜單上卻不見柴郡乳酪,店員一問三不知,確實有些煞風景。不過在約翰生博士誕生三百週年之際,和兩位書友一道在他住家旁暢快地喝啤酒、聊書話,誰又在乎cheese?

不被潮流所毀壞的事物

告別倫敦前,我們三劍客聚餐的地點選在紀念偵探小說家亞瑟.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酒館(Sherlock Holmes Public House & Restaurant),此店的前身「The Northumberland Arms」曾在小說《幽靈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中出現。酒館內牆上布滿與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相關的圖像與影視照片,二樓餐廳旁有個房間是仿照福爾摩斯工作室所布置,用餐者透過大片玻璃牆可以清楚看到內景。我們都明瞭這又是一個商業包裝出來的景點,但對愛書人來說,這不失為一個互道珍重的好地方。

逛過幾千家書店,我這個書店濫情者,很怕別人問我最喜歡哪一家書店。一些我所鍾愛的書店都各有風貌與特色,要我從中擇其一,真是強人所難。但今年夏天重訪倫敦後,我不得不承認沙樂倫書店是我此時此刻的最愛。因為書、因為店、更因為人,我在這裡得到了智識、喜樂和可貴的友情。詩人薩松(Siegfried Sassoon)在1931年給當時的經理石浩思的一封信中寫著:「我認為皮卡迪里43號是倫敦極少數不被潮流創新所毀壞的事物之一。」皮卡迪里43號是莎樂倫1910年到1936年時的地址,對於懷舊浪漫的愛書人而言,薩松所說的這句話依然適用於搬遷到隔鄰薩克維爾街2至5號的莎樂倫書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