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初擁巴格達的春天----伊拉克 Iraq

2010/04/06 06:00

巴格達城門。

撰文˙攝影/陳清廣

門上的神獸浮雕據說是巴比倫時期的真品。

當我走下約旦航空班機的樓梯,一踏上巴格達國際機場停機坪,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時有所聞的恐怖份子爆炸案,陰影揮之不去;喜的是,即將揭開嚮往多年的兩河流域古文明神秘面紗。

新建的巴比倫城。

一行11人到入境審查室等待,領隊拿一張伊拉克內政部的入境核准函影印本與護照,進入簽證室辦理落地簽證。正等得有點心急時,領隊傳來口訊說,伊拉克觀光局官員已來接機,大夥精神一振整裝待發。在領隊為每人繳交82美元的簽證服務費後,觀光局官員帶著我們順利走出航站大廈。

底格里斯河貫穿巴格達市區。

政局已趨穩定密集安檢未歇

上巴士安檢的軍人。

位在中東的伊拉克,地處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中下游,面積約台灣12倍大,目前伊拉克政局已漸趨穩定,但來自國內外的恐怖份子攻擊行動仍未中斷。當局為防範恐怖份子攻擊,旅客從機場出來須先搭乘專車到2公里外的管制站,再轉換自己的車子或巴士進入市區。全國道路與重要建築物廣設檢查哨,尤其是巴格達市區,密集安檢造成天天塞車。市內所有重要建築物、軍警單位及五星級飯店,外圍都加設一道鋼筋水泥牆,以防汽車炸彈攻擊。這種奇特景象,讓初抵伊拉克的觀光客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楔形文字泥版。

但伊拉克人似乎沒有將這些恐怖攻擊放在心上。當地導遊說,這種事只能交給阿拉和政府去煩惱,老百姓面對轉型的社會,忙於自己的工作與家計都來不及,那有時間去煩惱?近年來當地物價高漲,一公升汽油與一根進口香蕉,同樣都是台幣15元,一家5口在巴格達的生活費,每月約需500美元。雖然這幾年物價高漲,造成不少民怨,但民主政治帶來的開放與繁榮,人民有錢就能買到需要或想要的東西,這種幸福感是過去所沒有的。

純觀光台灣團 沿途備受禮遇

首都巴格達建城已有1200多年歷史,面積860平方公里,人口600萬,底格里斯河中游貫穿市區分東西兩岸,東岸是商業區與文教區,西岸是政府機構與使館區。巴格達的春天瀰漫著民主與自由的氣息,滿街都是進口貨,從蔬菜水果、民生物資到衣飾百貨應有盡有。正逢國會改選,百家爭鳴,競選看板標新立異,五顏六色令人眼花撩亂。在繁榮的拉西德大街上,有些少女已卸下頭巾露出美髮,前衛一點的還把頭髮挑染得美美的,散發一股初嘗民主自由的喜悅。

觀光客在伊拉克境內可說是稀有動物,以本團下榻的ALMANSOUR 五星級飯店而言,雖有300多間客房,但裝潢老舊,見不到幾個房客,但由飯店前的數十支旗桿,不難想像其在戰前的繁華景象。據當地導遊說,目前只有美、英、法與台灣等4國的觀光客到伊拉克旅遊,但前述3國以考察

團居多,純觀光的只有台灣團。

伊拉克政府對觀光客禮遇與保護有加,以本團而言,一出海關就有來自國安單位的兩名人員,佩帶手槍全程陪同。一位負責和各安檢哨溝通,另一位專責維安保護。我們的巴士一出巴格達市區便有武裝警車開道,遇有塞車還可逆向行駛,特定地區與景點另會加派武裝軍車壓陣,防範工作滴水不漏。有些省市的觀光與警政首長甚至會到場致歡迎之意,均讓人印象深刻。

古文明之旅 從巴格達出發

備受考古學界推崇的伊拉克博物館,以收藏兩河流域出土的古文物聞名於世,館內目前只開放12個廳,展出史前時代與蘇美城邦、阿卡德、巴比倫等時期的出土文物,其中以蘇美與巴比倫廳的各種楔形文字泥版、及亞述廳裡人面牛身有翼的石雕等文物最引人注目。

建於9世紀中期的麥拉維亞尖塔,坐落在巴格達北方90公里的薩馬拉古城,是一座用土黃色泥磚砌成的圓筒螺旋式宣禮尖塔,塔高52公尺。遊客沿外側階梯登頂眺望,可見一片廣闊城牆圍繞的大廣場,那是阿巴斯王朝所建的9世紀大清真寺的廢墟,這座尖塔原是該清真寺的宣禮塔。

皇城太西封是巴格達市郊人氣景點,曾經是西元前3世紀薩珊王朝的首都,後因底格里斯河氾濫沖毀大半,目前殘存的大拱門,是當時的宴會廳。遊客可從拱門左側通道的樓梯沿階而上,到屋頂平台可看到由一塊塊磚頭砌起來的大拱門屋頂,沒有使用半根柱子,可見當時的建築技術已相當發達。

信徒絡繹不絕的卡達米亞清真寺,初建於1515年,寺內有什葉派第7任伊瑪目(教主)穆薩.卡齊姆,與第9任伊瑪目穆罕默德.賈瓦德兩人的陵寢。外牆貼有可蘭經、花草、幾何等各種圖案的瓷磚,屋頂建有兩座鍍金大圓頂,周圍有大小8支的宣禮尖塔,配上寬廣中庭,整座清真寺美輪美奐。2樓有駐寺藝術家工作室,展出宗教與鄉土木雕作品,雕工細緻佳作不少。該寺每年有3天朝聖日,屆時由國內外湧入的信徒據說高達5、600萬人。

探訪古城遺址 巴比倫城

巴比倫城遺址位在巴格達南方90公里,20世紀初葉德國考古隊花10多年功夫才挖掘出新巴比倫王國(西元前626~538)的遺跡,當年出土的文物都收藏在東柏林貝加蒙博物館。而古巴比倫王國(西元前1894~689)的遺跡仍然深埋在20公尺的地底下,據說因地下水位的問題,迄今仍未開挖。

1980年代伊拉克政府在舊城南宮遺址上重建新巴比倫城,入口處有一座仿古的伊什塔爾城門,門上貼著藍色磁磚並鑲嵌有獅子、公牛和一種龍頭鷹爪神獸的浮雕,整個城門顯得堅實華麗。走進大門,圍牆上鑲嵌數隻據說是出土遺跡的神獸浮雕。接著穿過右邊小拱門,左邊是新建的巴比倫城,右邊是長1430公尺的遊行大街,但只修復一小段,用欄杆圍住供人參觀。大街盡頭有昔日巴比倫城大門通道與內城牆斷垣殘壁遺跡,彌足珍貴。

新建的巴比倫城以土黃色磚塊砌成,雖只有單一顏色也無任何雕飾,但整體看來典雅壯觀。在導覽員的解說下,走進城內彷彿進入時光隧道,漫步在當年巴比倫城的宮殿與神廟之中,思古幽情油然而生。美中不足的是,牆上有些磚塊上烙印著:「這座宮殿由伊拉克守護者薩達姆.海珊重建」,真是俗不可耐。

氣勢不凡的巴比倫雄獅坐落在巴比倫城北邊,由整塊巨石雕塑而成,獅身長2公尺,寬1.5公尺,腳踩著一個被征服的人民,象徵國王的權威。它是巴比倫古城2600年來最完整的遺跡,雖然臉部與腰部略受風化損壞,並無損於其英姿與價值。

悠悠流洩千古幼發拉底河

烏魯克城遺跡位在幼發拉底河下游薩馬瓦城市郊,根據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和現場遺跡推斷,此城約建於西元前4000年,水利工程做得相當完善。烏魯克城也是人類使用文字的發源地,現有的塔廟遺跡高約16公尺,狀似一塊波蘿麵包。遺跡現場還留有20世紀初期,考古隊使用的雙線鐵軌,可見當時投入不少人力與物力。

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烏爾赤塔,因外牆呈赤紅色得名。據說烏爾城是西元前2050年蘇美第三王朝的烏爾納姆所建立,傳說是猶太人始祖亞伯拉罕的故鄉,後來因為幼發拉底河氾濫才淪為廢墟。1920年代英、美聯合考古隊花10多年時間,才挖掘出赤塔遺跡與不少文字泥版、雕刻藝品等遺物。赤塔呈梯型狀,據說原是7層建築,現僅存3層,昔日是祭拜月神的祭塔。塔廟中央與左右各有一階梯,沿階而上站在塔頂,周邊宮殿、神廟、民宅與王陵等廢墟可一覽無遺。

南部的巴斯拉是伊拉克第二大城,也是唯一的海港,據說一千零一夜的辛巴達歷險奇航,就是由此出發。位在港口附近的巴斯拉大市集由多條巷道交錯而成,因地利之便,無論商品種類、商家規模與往來人潮,均居全國市集之冠。庫爾納是兩河流域交會的小鎮,傳說西元前2000年先知亞伯拉罕曾到此參訪。河邊有個知名的亞當樹園,園內有棵亞當樹(ADAM’S TREE),可能因戰亂而變成枯樹,據說它很像伊甸園裡的分別善惡之樹,故吸引大批遊客造訪。再往下游走數百公尺,從一家飯店的後花園,可看到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會合處的勝景。7000年來世事多變,只有兩河靜靜的流著,到最後還匯流成阿拉伯河,繼續造福人類。

貼心提醒遊伊拉克小撇步

到伊拉克旅遊先要有幾點心理準備,才不會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1.當地有豐富古文明但無美麗風景。

2.每天要有耐心等候檢查,例如從飯店到登機需經過10次檢查手續,其餘可見一斑。

3.不得隨意趴趴走,團體行進間超前或落後幾10公尺,保安人員馬上緊迫盯人要求歸隊。

4.攝影與錄影除觀光景點外,管制非常嚴格。

5.每日午晚餐主食是米飯與大餅,主菜是烤牛、羊、雞肉任選一種,再配上幾道小菜與沾醬,偶爾吃一次底格里斯河的烤活魚,算是最高級的享受。

6.飯店不要被幾顆星所迷惑,乾淨、放得下行李,小而美能安居過夜就是福。有些小飯店沒有馬桶只有蹲式廁所。

7.中型巴士座位小又有日曬疑慮,長途旅行雙人座位只能坐一人,一團含領隊約10人,才能坐得舒服、玩得愉快。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華航、泰航等班機至曼谷,轉乘約旦航空到安

曼,再到巴格達。

◆簽證:須辦簽證,可請旅行社代辦。

◆時差:伊拉克比台灣慢5小時。

◆匯率:貨幣單位第納爾(DINAR),1美元換1050第納爾。

◆相關資訊可洽詢高寶旅行社,電話:(02)27123322。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