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自拍

2010/04/13 06:00

◎陳雋弘

去高雄美術館,看到好多人在自拍。

那天剛好碰上了小學的校外教學,小朋友們看完繽紛的皮克斯展後,聚集在廣場上又跳又叫。這時有一個小男生拿起了數位相機,拉過來他身邊的朋友,兩個人玩起了自拍。我感到好奇,小學生也愛自拍嗎?接著我才發現,廣場上每一個人都在自拍。

幸福的情侶們在自拍,漫無目的閒晃的男子在自拍,騎小摺的、放風箏的、甚至連維持秩序的年輕老師們,全都在自拍。

像突然在凌亂的世界裡,找到了重複的事件,眼前這一切立刻變得井然有序。是啊,沒有一個人做著其他什麼事情,他們都在自拍;或者說,他們都在做著各自不一樣的事情,但他們都在自拍。

真是倍極奇妙的一種感覺,讓人想起「過於喧囂的孤獨」。在這個廣場上,有這麼多的聲音、這麼多的顏色,但這麼多的人對此完全無動於衷,只自顧自地對著一個神祕的鏡頭,一次又一次做著千變萬化的表情。

不好,刪掉,再不好,再刪掉。每一個自拍的人們絕對不會只拍自己一次,總是反反覆覆檢查著一秒又一秒之前的自己,致使所有時間碎裂成千百個此刻,幾乎沒有了過去、也沒有了未來。

只有此刻了。孤孤單單的,沒有連結。這些美麗的瞬間,往後真會有多少個人記得?當精采的此刻得以被無數次重複,我在想:哪一個此刻又更為精采?

我突然想起了梵谷,他大概是那個年代裡最愛自拍的人吧。可惜當時沒有數位相機,梵谷只好為自己留下了一幅又一幅的自畫像。每當他看著鏡中的自己時,他在想些什麼呢?無論那是孤單或者狂亂,大概總是帶著記憶與珍惜的。如此說來,愛自拍的我們和梵谷畢竟不同,如果一個是眷戀、不捨的,會不會另一個更接近於輕忽與浪費?

愛好攝影的人習慣把傻瓜相機稱為「消費型相機」,大概也與自拍的風氣有那麼點關係。做為一種藝術,攝影總想用一張相片為事物留下永恆的光影,與愛自拍的人們相較,這或許都成了自尋煩惱。也許其中的差別是,孤獨藝術家的美好必須被留住,而同樣孤獨的自拍者的好美喲,永遠不怕被刪除?

我拿起相機,也為自己自拍了一張。大大的頭占據一半以上的景框,而這是哪裡其實我並不知道。我會記得關於今天的任何事嗎?或者我再也不會看這張相片一眼?也許我擁有了此刻,但無有過去與未來,此刻又是什麼呢?也許當我不再看見這個世界,其實是我已經消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