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詩的異想實驗】 張愛春明

2010/05/30 06:00

◎蘇紹連

「張愛玲」和「黃春明」除了是小說家的名字外,應該也算是一種語碼,一提到兩人的名字,必然想到他們的小說,因為他們是小說界的代表作家,名字指涉的意旨是小說。

我試著破壞一個語碼的完整性,例如,把「張愛玲」的字元「玲」塗掉,讓這個名字有了缺塊,變成「張愛□」,成為一個可能指涉小說又不是指涉小說的名字語碼。這會有什麼可能的、可思考的趣味呢?是的,讀者可以在「□」裡填入任何一個字元,讓它產生另一個意旨。「□」算是一種語言留白的形式,預備給讀者自行想像的空間。

我也試著把組成語碼的三個字元調換位置,例如,把「黃春明」重組成「春黃明」這麼一個未知意旨的語碼,它是原本大家熟悉的「黃春明」名字的扭曲、陌生化,卻也可能是另一個被大家認可的語碼之誕生。

或者,我試著更殘忍點,把兩個名字併合、割裂,例如:「張愛春明」這四個字元組成的語碼,它讓人想到含有「張愛玲」和「黃春明」兩個名字,但它何以併合在一起?變成什麼意旨?充滿了什麼疑問和可能的答案。若從原本的語碼看,一為女性一為男性,那麼會不會想到「張愛春明」這個語碼是跨性別的,若從意旨來看,它不是原來所指涉的小說,那麼會不會指涉跨文類的?

以上這種對名字語碼的操弄,我的目的是在進行所謂「小說詩」創作的推演,歸納出寫作者「從小說語碼轉化為詩語碼」的方式,到底如何把小說的特色移植到詩的領域來,在詩的語碼形式下成為詩的一種新文類?

換句話說,以下兩組語碼分別象徵不同的意義:

一、小說的語碼:「張愛玲」、「黃春明」

二、詩的語碼:「張愛□」、「春黃明」、「張愛春明」

第一組「張愛玲」、「黃春明」兩個語碼象徵小說創作的特質,注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刻畫、對話口語、心理描寫、反映社會現實等等。小說家,往往被視為生活經驗豐富、敘事能力強、情節布局嚴密、很會編寫故事的人,所用的語碼具有明確性和肯定性。

第二組「張愛□」、「春黃明」、「張愛春明」三個語碼則象徵詩創作的特質,注重留白給讀者自行填入想像、語言扭曲或陌生化、併合或割裂跨文類等等。詩人,最注重意象的創新、隱喻的趣味、多重意義的象徵、斷句分行的形式塑造,所用的語碼充滿著朦朧性和未定性。

如果是小說家想寫「小說詩」,基本上是要保留小說原有的某些特質,然後再進行「語碼轉換」,學習用詩語碼的模式和法則來創作;若是詩人想寫「小說詩」,務必學會小說家在編織情節、刻畫人物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在詩人自我擅長的詩語碼中,去摻合小說直述性的語碼,讓詩作突顯小說的風味。

詩人最愛在語言上搞鬼,像這個把小說轉為「小說詩」的實驗,只怕小說家受不了「語碼轉換」的困難度而興趣缺缺;那麼,詩人就不妨多一些擔當,把「小說詩」的面貌發展出來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