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同言無忌〉當同志 一定要功課好?

2010/09/24 06:00

文/開心幫幫主

Q:從升上大學後,我就決定要向父母承認自己的同志身分,因此在今年六月大一學期結束時,我終於鼓起勇氣對父母出櫃了,父母當時只有愣了一下,而沒有多說什麼。

可是之後不管我去哪裡或做什麼(最多就是上網時),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說:「你要做什麼決定我們不會干涉你,可是你最好記得一定要把書讀好。」這種話聽多了真的讓我很不舒服,成績好不好和同志有相關嗎?難道一定要比異性戀功課好才能當同志嗎?(北市 阿達)

A:最近我看了一本算是人類社會學方面的書籍,其中有一段話讓我頗有感觸:「在所有的多元群體中,有多數人的群體一定是優勢的,而少數人的群體是居劣勢的。唯一的例外是,如果一個少數人的群體具有了優越的文化內涵,它會為一個優勢的群體。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猶太人,他們在多民族的美國是少數族群,但卻是個強有力的族群,他們原先的國家被一群人口多得多的敵對國所包圍,但是他們不僅生存下來,而且還能不斷地戰勝了鄰國組成的聯軍,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優越的文明,以及在這文明下孕育出來的優秀族人。」

所以關於你父母的鞭策或條件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解讀:第一,其實你不必過於敏感,因為包括許多異性戀父母在內,當他們的子女一旦談戀愛或只是參加社團、舞會等活動,他們也會反覆地叨念,要玩樂或談戀愛可以,可是也一定要把書讀好。

至於第二點,或許就像是我所引述的那段文章,也就是說,也許你父母本身並不排斥同志,但他們卻深深了解,在一個對同性戀並不能完全認同的主流社會生存,如果你能在各方面都表現得相當優秀,必定能夠讓你生活得更加理直氣壯。

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同志平權運動中,「出櫃」一直被視為是同志應該努力的目標,因為同志都知道,唯有讓異性戀看到同志並不是稀有族群外,還必須讓他們肯定同志的能力和成就,才能使同志成為「一個優勢的群體」,而和所有的偏見、歧視抗衡。

(如果你對同志親子或家庭議題有任何疑難雜症,歡迎來信寄到電子信箱GLclub@hotmail.com,每週二開心幫幫主將為你在版上解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