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大信若盲 大信非盲

2010/12/01 06:00

大信若盲 大信非盲

◎王鼎鈞 圖◎歐笠嵬

散文家殷穎牧師以新近寫成的宏論見示,標題為「大信若盲」,他沿用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句法自出新意,頗醒耳目。

大信何以若盲?對於基督徒的靈修歷程,《聖經》似無具體說明,如果儒家幫得上忙,「止於至善」可以做「大信」的注腳,以下的「定靜安慮得」可以給我們一個聯想鍊,「定」就是若盲,「靜」是靈性的澄明,「安」就是專心事奉,「慮」就是殷牧師所說的「理性為信仰服務」,最後的「得」就是終極救贖,就是得到「天國的福分」。

殷牧師提到「民無信不立」,我想孔子沒有把這句話的本意清晰表達,後世政治家把「信」當做治民的權術謀略來運用,引人進入誤區。孔子在那段話裡堅決表示「信」比國防重要,比民生經濟重要,比個人生命重要,可見這個「信」居於至高的精神層次,有永恆的價值,可以給「大信」掛鉤。

牧師說:「當某種情況或意念擴充至極限時,恰似回到原點,甚至退居末位或逆向,實際上達到了最正確、最充實、最完美的境界。」這話精采!如果基督教義對儒家思想的借重優於排斥,如果可以擱置排斥發展借重,《論語》中尚有一句「惟上智與下愚不移」,可以遙遙感應,上智和下愚有共同的表象,上智很像下愚,「大信若盲」又多了一票。

我說過,「信」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困難,舉個例,你不能等醫學院畢業再看感冒,到了診所,醫生教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教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貸款買屋,律師拿出一疊文件,他教你這裡簽字、那裡簽字,你不假思索,不經推敲,立刻照辦。你學數學、學物理,那一條又一條定理定律,那一條是你自己的發明?你還不是一一死背、死記、死用、活用?你怎麼能相信圓心是沒有面積的,圓是沒有體積的,線是有長度沒有寬度的?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比「上帝是個靈」何分上下?你我在醫院的診療室裡,在律師的事務所裡,在數學的課堂上,全都若盲、若愚、若孩、若奴,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益處,為何面對生命的終極,我們自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說到理性,我相信「信仰是理性的休息」,而「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多少人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接受宗教信仰,因信而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人類歷史的進程,好像是「休息,前進,休息,前進」的無數個交替,高級宗教並未使歷史文化停滯,只是蓄積了活力。今天是人類理性最高的時候,因之也是人類活得最辛苦忙碌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是否到了應該休息片刻的時候?

理性是信仰的敵人嗎?我想這方面有很多個案,有人「想了再信」,有人「信了再想」,有人不想就信了。「不想就信」那是「上帝特別的揀選」,如使徒保羅;普遍的現象是「想了再信」,如多馬。在此處我希望能借重佛門的說法,「信」之前可以有「疑」,疑是一種關切,一種興趣,一種好奇,一種考慮,有了「疑」就有「信」的可能,最壞的情況是從未想過,好像這個教那個教都從來沒有發生過。

「大信若盲」,我的理解是先「大信」而後若盲,「若盲」並非真盲,真盲並非「大信」。大信之前還有個階段,可以稱為「大疑」,大疑是大信的先修班,大疑得解,大信出現,若盲非盲。現代許多教會為增加業績草率施洗,很多人受洗之後才讀《聖經》,讀了《聖經》大吃一驚。許多傳道人又不准信徒質疑問難,把疑團未解的人視為「魔鬼住在他心中」,這是打算以真盲冒充大信矣。奈何真盲又多半是虛應故事的人假扮的,演戲的不會長久留在台上,幾何時一走了之。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