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在思維與生活之間

2005/11/29 06:00

攝影◎沈昭良 圖◎太陽臉

時間:2005年10月15日

下午2時30分

地點:自由廣場15樓會議室

列席:蔡素芬(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孫梓評(自由副刊編輯)

記錄:羅珊珊(自由副刊編輯)

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組,共計1222件作品參賽,經過初、複審共11位評審委員的認真評閱討論之後,嚴選出14首詩作,由向陽、余光中、李魁賢、楊牧、鄭愁予五位詩壇前輩連袂進行決審。首先,五位委員公推余光中為主席,會議開始。

余光中:我們先請各位評審委員從入圍的14首詩中選出自己認為最優秀的前5名,接著講述個人的評選標準以及對於此次作品的整體觀感。

鄭愁予:我重視的主要是詩的形式和節奏感。在詩的內容方面大致可分成兩類:生活素材和冥想,生活乃從自身生活出發,擴及到他人與社會;冥想再高一層就成為一種涵括哲學、宗教或心理學等的思維。這14首詩之中冥想或思維類型的比較多,我倒希望可以看到多一些從生活面出發的,那應該也是現今的台灣比較需要的。

李魁賢:我將詩分成抒情及說理兩大類,希望選出來的詩,在抒情和理路清晰兩者之間求得平衡。我也會考量主辦單位的屬性、企業理念或設獎宗旨。林榮三文學獎應該是以《自由時報》為基點,若顧及「自由」的意義,應該更鼓勵詩的創新性,但也不能求新過了頭而使得結構或語言表達流於凌亂;要求進步,但是有約制性的進步。

楊牧:我個人也很注重創造性,然而怕的是有時為了創新,卻犧牲了文學的本質。這次我感到挑選得有些困難,對整體的素質也有些疑惑,最後得經過多角度的妥協後,打的分數從86分一路下來,好不容易選出五首。比如〈潛入獄中記〉有敘事的趣味,形式也算創新,但是在詩的必備條件之一──音樂性方面,感覺可以琅琅上口的部分就嫌不足,應該可以寫得更好。〈尋找未完成的詩〉非常藝術化,彷彿有著不少裝飾音的樂章,應該是相當喜愛詩的人才有辦法欣賞。

向陽:入圍作品我大概分成三類,其一是生活和心靈的對話。其二是歷史跟現實的對照,如〈潛入獄中記〉和〈三個紅樓夢年代〉。第三類就是知性的作品,如〈流亡〉。感覺到詩的流變至此,已經開始出現新的聲音,但還是會有一些不變的標準,和共同關注的部分。新的語言的出現有其必要,才能跟過去現代詩的成就或風格有所區隔,表現出新世代詩人的美學。不過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使用的語言好像都有些糾葛,如楊牧所提的音樂性或語言本身應有的美感,很多都喪失了,或許在後現代的年代裡,語言表現也隨之分割、零碎、蕪雜,有些詩其實用十行表現就夠了,但卻寫了二十行。

余光中:入圍作品主題多樣,有現實,有想像。也有兩者來回呼應,如〈L教授與他的文法修辭學〉、〈美學〉、〈尋找未完成的詩〉,用修辭學或美學或文類來影射人生的經驗,學理是虛的,經驗是實的,虛實交錯進出數次之間,可能達到一種更高的調和;但若功力不夠,就會流於虛實紛亂,缺乏呼應;而且這類詩若寫得太多,詩人好像自身沒有生活可言,視野流於狹隘。詩可以有各種好法,有的較知性,具備思想、哲理,言之有物;有點不一定言之有物,而是感知深刻,感之親切。若是言之有物,則道理要很妙,若感知深刻,就得要感性得很生動。同樣地我也感覺到在語言方面出現了一些新嘗試,但又不太自然,好像勉強把那些字擺在一塊兒,或者使用的意象與觀念有落差,不調和,引起晦澀或格格不入的感覺。評文學獎帶給我個人的收穫是,了解別人在想什麼、寫什麼,尤其年輕人,他們為何想得跟我不同,這些都是很有趣的觀察。

第一輪投票,每人以不計分方式,圈選五篇。結果如下:

〈渾沌原理〉:0票,〈美學〉:0票,〈三個紅樓夢年代〉:1票(余光中),〈L教授與他的文法修辭學〉:1票(楊牧),〈有隔〉:1票(鄭愁予),〈售屋廣告:我已不願居住的房子〉:1票(楊牧),〈莎提.巴特曼〉:1票(向陽),〈流亡〉:2票(向陽、余光中),〈創世祭〉:2票(李魁賢、余光中),〈反叛事業〉:2票(鄭愁予、余光中),〈陰天〉:2票(鄭愁予、向陽),〈尋找未完成的詩〉:3票(楊牧、李魁賢、鄭愁予),〈La dolce Vita〉:3票(楊牧、李魁賢、鄭愁予),〈潛入獄中記〉:4票(余光中、楊牧、李魁賢、向陽)。

接下來五位評審從得到一票的作品開始陸續進行討論。

〈三個紅樓夢年代〉

余光中:我覺得這首詩滿witty,滿機智的,尤其結尾不錯,清清淡淡,但前面比較弱。

〈L教授與他的文法修辭學〉

楊牧:在這首詩當中作者自創了一個閉塞且與外界不相關的空間背景,讀完了可能還是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文字有其值得欣賞之處,與這次許多作品比起來算好的,但原創性還是不夠強。

〈有隔〉

鄭愁予:從生活細節出發,文字乾淨,節奏徐緩有致,是比較少見的詩類型。此詩雖然並沒有特定想要表達什麼,但有其完整性,主要是因為它的節奏,詩的節奏一般來說是表現作者的心情,也因此讓人感覺有脈絡在進行。感覺這是一位滿有潛力的作者。

〈售屋廣告:我已不願居住的房子〉

楊牧:雖然文字簡單,且故意用了很多的「了」字,反而產生出一種特殊的效果。相當成功地營造出不複雜綺麗的風格,也敢於起用一些抽象的集合名詞,寫法新穎,感受愉悅,音響的效果很好。

鄭愁予:我可以多投給這篇一票,這首詩表面看似鬆散,頗為白話,但其實也用了很多隱喻,算是一篇挑不出什麼毛病的作品。

〈莎提.巴特曼〉

向陽:此詩根據史實,講述十八世紀一位身體異於常人的非洲女性,一生都被白人當做動物看待。作者探討對於異族及弱勢族群的凌辱,提出沉痛但不過分激烈的控訴,語言運用純熟。視野開闊,最後並在炮竹、煙火等字眼中拉回台灣場景,對我們自身的族群問題也有啟發。

鄭愁予:題目很大,但敘事者不明,詩中的「我」忽隱晦忽清晰,技巧和文字與宏大主題無法平衡。

〈流亡〉

向陽:在所有入圍作品中,這篇的語言最單純,不會讓過度添加的香花香草矇蔽了主體。簡單的句子與節奏,重複之間,音樂性就出現了,並且富有哲學性的思考。他用非常簡潔明亮的句子,探討做為一個人在不同國度或不同的人生當中,在對命運和現實的追逐當中,那種流亡的感覺。「我住在別人家裡/呼吸別人的空氣……走別人開的路」;接著進入第二段:「別人給我錢花/別人走進來翻我的抽屜/我分享別人的愛/我信仰別人的神……」,描述著一個喪失主體的人;第三段則指出了在別人的保護之下,我又再度喪失了自我:「是誰在我的夢裡/用別人的語言清洗我」,點出我們的夢和我們的潛意識都不知不覺受到別人的影響,就連語言本身也牽涉到記憶、意識形態和認同。此詩循序展開的三個層次分別是,為什麼說我們在流亡,為什麼我們不感到流亡,而實際上我們正在流亡。最後一段用哲學思考收攏回來:「我就是別人」,我們以為我就是我,事實上我可能正是別人,每一個人都是我,因為在別人的言談中有我,在我的言談中也有別人。這是一首通過很簡單樸實的語言,去表現「流亡」的一首好詩。

余光中:此詩富有多元的思想,是對人類社會的批判。其最大的力量在於句法單純,比起其他細節過多的花稍作品,主題清晰可辨,但也不是赤裸裸的,每一段都轉一個彎。最後再統合起來,結構很好,感覺甚至也可以發展成小說或戲劇。不用囉唆長句,不讓細節掩蓋主題,這樣的詩是非常難得的。

鄭愁予:兩位說的長處我都同意。現代人逐漸失去了自我,這是存在主義的課題,詩的表現也有其趣味性,不過蕪雜了些,雖然詩長二十九行,但我感覺其實用十三行就足夠了。

〈創世祭〉

李魁賢:用祖母的病情套創世紀的神話來寫,手法獨特,想像力很豐富。「創世紀」原為開天闢地,但換了一個字「祭」,就變成死亡,神話跟現實交錯,有辯證的意味。但有幾處看來有些殘忍,太過頭的黑色幽默不免流於娛樂化,反倒減弱了同情心。

余光中:《聖經》經文和祖母病情的變化過程交錯,虛實之間呼應得很好。同時這外祖母是死在基督教醫院,也和《聖經》及〈創世紀〉的背景呼應。有一些不錯的意象如「阿嬤和空瓶並臥/像一雙誤認了彼此的筷子」。對祖母的愛,寫得動人。

向陽:「創世紀」的誕生七日,變成人的死亡七日,因此「紀」變成「祭」是相當有意義的,點出人死後將回到原來從出之處,悲哀當中也有一種釋然。

〈反叛事業〉

鄭愁予:雖有政治意味,但並不呼明顯的口號,有畫面感和節奏感,整個是很完整的,完全沒有怪句子,但質感還不太夠。在給出來的意象和意象之間,沒有引導更多想像的餘地,感覺有些空虛。

〈陰天〉

鄭愁予:意象繁複。語言錯綜複雜,節奏行進緩和,時而小快板,時而慢板,隱隱中有一種張力,來自文字的肌理;句子雖長但是一氣呵成,隱喻在其中不斷閃現,好像掛了一串閃光項鍊。其主題也是掌握不住的,可能現在年輕人寫詩時腦中並不一定有明確的主題,但此詩你可以容忍他主題的脫離。不過結尾有未完成的感覺,沒有完成前面欲將陰天定義的企圖。雖然在技巧上有其特色,但有些字眼卻用得不是很合理。

〈尋找未完成的詩〉

楊牧:這是一首論詩的詩,進行著對詩之藝術的思考。以一則寓言揭發詩之創作的神祕,但力量不夠。技巧上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比如大量的括弧,但是這些括弧內的字不確定要如何衡量其重要性。也許詩的創作,就正在於能講和不能講之間,就像忽而出現、忽而隱沒的母鹿一般。

向陽:這首詩的靈感以及穿梭全場的「母鹿」,來自辛波絲卡的詩〈寫作的喜悅〉(陳黎、張芬齡譯),可以說其原創性不足。借用他人詩中的象徵不是不行,但是得要加以深刻化,如果沒有超越原詩就不算成功。

鄭愁予:這是一首標準的思維型的詩。他沒有創造出一個屬於自我或生活中尋找而來的場景,一切都是借用來的;因此詩的暗喻性也都只停留在字面上及括弧裡,其實他將敘述性的、比較不屬於詩的語句放在括弧裡,也是一種精心設計。有些意象單獨看來不錯,行文通順,沒有文藝抒情詩常見的俗腔。比起來算是相當乾淨的作品。最後兩節的意象很不錯。

〈La dolce Vita〉

李魁賢:甜而不膩,讀起來很舒服,很順暢。

楊牧:雖然用外文當作詩名,但還好在第一句破題就解釋了:「我也會在生活的此地說他國的語言」。節奏非常自然、高級,還押了點不令人反感的小韻;整體講述的是關於愛情、陽光、歡笑、好奇等一種美好人生的感覺。

鄭愁予:將平常生活中的事物整個詩化了,從生活上升到思維,再從思維上升到人類共同的生活狀態,襯托出某種境界。它不以造巧的方式來加深其濃度或深度。是一首沒有什麼雜質的抒情詩。

〈潛入獄中記〉

李魁賢:賴和原本就寫過一篇〈獄中記〉,而作者潛入獄中,讀他的思想,想像和他對話,讓詩題有了雙關意義。

向陽:我感覺這題目還有第三層意義,亦即人和時代、政治歷史其實都是一個獄。此詩以後現代的表現方式,將古典、優雅以及通俗生活化或台灣式的語言,夾雜拼接在一起,正好表現了這個混亂的年代。他且運用了較新的文學理論,強調聲音的諧擬,語意的多重。其中歷史與現實通過一個文本〈獄中記〉來相互對話,成為另一個文本,是一個連環套。收尾收得不錯。詩的深度足夠。但也有小小的缺失,比如部分語言太過散文化或有時過分俏皮,但也算是一種新的文體出現。

楊牧:這首詩的主題和表現手法不錯,但文字方面不是我最喜歡的,如我剛才所說,有一些押的韻,呈現出來像是小調,稍嫌俚俗。值得肯定的是,把政治舉重若輕放在文學上,也是一種功夫。

余光中:我覺得滿好的,他不是要寫一篇美文,句子長但順暢,意象和意念都很清晰,有巧妙的細節安排,從實到虛,焦點集中在賴和身上共有五段,當主述者「我」出現之後再寫五段,結構非常平衡,完成從實到虛的過度,一開始「潛入獄中」是虛的,潛入之後虛的就都變成實的。首句和結尾都相當好。

鄭愁予:在經過向陽的進一步解說之後,更能領會他如何將台語運用出另一層深意。我十分贊成方言和普通話在詩中穿插運用,之前我在香港演講,就提到大可將廣東話的俏皮、幽默感入詩來豐富詩的語言。此詩在主題和策略上的確有其特出之處,但就詩論詩的話,有些地方還可以寫得更好。

逐篇討論之後,1票的四篇作品再經討論,〈售屋廣告:我已不願居住的房子〉多得1票獲得保留,其他作品因為沒有評審堅持,決定不進入第二輪投票。

其後,評審們進行第二輪投票,以分數計,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前三名,第一名給3分,第二名給2分,第三名給1分。加總結果為:〈潛入獄中記〉,12分(余光中3分、鄭愁予3分、李魁賢3分、向陽3分);〈La dolce Vita〉9分(余光中1分、楊牧3分、李魁賢2分、鄭愁予2分、向陽1分);〈尋找未完成的詩〉3分(楊牧1分、李魁賢1分、鄭愁予1分);〈流亡〉2分(向陽2分);〈創世祭〉2分(余光中2分);〈售屋廣告:我已不願居住的房子〉2分(楊牧2分)。

最後,經所有評審委員同意通過,〈潛入獄中記〉獲得本屆新詩獎第一名,〈La dolce Vita〉獲得第二名,〈尋找未完成的詩〉為第三名。評審會議圓滿落幕。


新詩組決審委員簡歷

余光中

■1928年生。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1954年與覃子豪等創立藍星詩社,主編過《現代文學》和《文星》。歷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並先後赴美講學四年,現任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等,散文《聽聽那冷雨》等。

鄭愁予

■1932年生。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美國愛荷華大學東方語文系、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早年曾參加紀弦創組的「現代派」,後又擔任《現代詩》復刊後的編委。著有詩集《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李魁賢

■1937年生,台北市人。1964年參加笠詩社,1972年參加瑞士的里爾克學會,曾任台灣筆會會長,1976年參加英國劍橋的國際詩人學會,為創會會員,現為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著有詩集《赤裸的玫瑰》等。另有評論、散文、翻譯等多種。曾獲賴和文學獎、行政院文化獎、亞洲詩人貢獻獎等多種獎項。

楊牧

■1940年生,台灣花蓮人。早期曾用筆名葉珊,東海大學外文系畢,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麻薩諸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1983年回國講學,任台灣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一年、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研院史哲所所長。著有詩集《時光命題》等十餘種,另有論述散文集約二十種。

向陽

■1955年生。中國文化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邀訪作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晚報》、《自立早報》總編輯、《自立早報》總主筆、《自立晚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著有學術論著《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詩集《亂》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