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媽媽的廚房菜〉冷冷的冬 熱熱的吃

2010/12/27 06:00

(圖片提供/天下文化出版)

文、圖/林麗琪

(圖片提供/天下文化出版)

每天在廚房玩食材的配對遊戲,蔬菜有的對味,有的產生調皮的氣息,有些適合提味、挑動味蕾,試著將它們連連看是否答對。蔬菜也有性情,就像人的磁場,想想怎麼搭配比較合適,可以嘗試拼圖和色彩學。

一盤盤的食物上桌,好吃與否都要進入家人的腸胃,只有讚美和嫌棄的差別。食材有的生吃即可,有時高溫油炸、大火快炒,有些必須大動干戈,我遵循婆婆和媽媽的配方,以簡單的料理、加點自己的想像做菜,雖然有點冒險卻有新發現,兒子感歎的說:「還是阿嬤做的比較好吃!」

今年的秋天還沒交代清楚,即草草被迫離去,住家後山的楓香樹林,葉片的青花素不像往年火辣辣的上場。霜降才過,半夜的寒氣促使我推開睏魔起床拿出冬被,印象中的立冬是個溫暖氣候下進補的節氣。

從小媽媽在補冬的日子,總是準備四物雞讓我們享用,姊妹們都喜歡這種好滋味,滿懷感恩的心情吃補時,妹妹總是不小心把碗打翻,眼看著媽媽養了許久的土雞肉和湯汁在桌上到處流竄,真是可惜了這滋補的食物!

冬日晝短夜長,規律的雨滴聲彷彿催眠曲舒適安心的節奏,陰沈的天色中縮短了適合畫圖的時光;我趁著雨滴歇息走往山上散步,地熱谷的上空瀰漫蒸騰的硫磺氣息,整個北投霧氣氤氳,遮掩擁擠的市區容貌和越來越高的大樓建築,倚山的旅店點亮了黃燈,為小鎮妝點了溫暖的氣氛。

冷冽的傍晚,來炒個麻油雞吧!兒子放學回家,聞到滿室的雞酒香味,馬上詢問酒的來源;記得上回應急在市場買了三瓶壹百元的米酒,加入麻油雞湯裡,他只喝了一口就拒絕食用,還說:「好像在喝酒精喔!」這次有好的米酒搭配,看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也盛了一碗糙米飯淋上香噴噴的雞酒,不一會兒我滿臉通紅,身體暖烘烘的,真是舒服。

寒流來襲的天氣,總想要以食物讓身體暖和起來,將兩杯的長仙糯米泡水一小時,打算做油飯;我拿了八朵香菇洗淨,等軟化後切細絲,老薑切得細碎,一小把的蝦米和大約兩百公克的肩胛肉切成細絲。以麻油些許炒碎薑,陸續加香菇、蝦米和肉,炒香後再放入糯米略炒,加點糖、鹽、醬油和米酒拌勻,水量加至兩杯又五分滿,放入電子鍋,壓下煮飯的按鍵即可。

這個做法是把婆婆教的方法加以調整,第一次做油飯,打開電子鍋彷彿翻開命運的牌子,油飯的香氣滿溢,想不到如此成功,簡單的方式也可以料理出好滋味。

【炒雞酒】

用麻油、老薑一塊切片爆香,全雞切塊炒至表面變色後,倒全酒蓋過雞肉中火煮開後,用小火慢燉即可。

<作者小檔案>林麗琪

家居北投,平日喜歡散步山林,為植物畫像。曾為郵政總局繪製草本花郵票、玫瑰花明信片,1998年獲福爾摩沙童書插畫展佳作。著有《我的自然調色盤》、《林麗琪的秘密花園》、《媽媽的廚房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