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愛情研究所>決定放棄的理由

2011/03/06 06:00

文/曾維瑜

美國總統歐巴馬再度戒菸成功。根據總統夫人的說法,這次能夠成功,要歸功於兩個女兒,因為歐巴馬希望當女兒們問起時,他可以坦蕩地回答,自己已經不再抽菸了。

報上說,美國總統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工作。這給歐巴馬的抽菸留下了一個好理由和退路。倘若歐巴馬戒不了菸,大概也沒有什麼人忍心多給他責難。

這不是歐巴馬第一次想戒菸,總統大選期間,或是通過禁菸法的時候,面對媒體的詢問,無論是基於公關的角度或是道德上的壓力,他曾經都想過要戒菸,但,只是「曾經」。

人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決定,有時候,決定「不做」比決定「做」需要更多的動力。開始抽煙,可能是不知不覺地;開始戀愛,可能是昏了頭的,但要停止抽煙,要揮別戀情,在在都需要清明的意志、堅毅的耐力,甚至不可得的智慧。

有時候,我們為了別人而「做」或「不做」,可能都比為了自己,要來得容易許多。

女兒多麼可愛,為了自己在她們心目中的形象、為了她們的健康,歐巴馬實踐了戒菸的行動。因為父母的反對,所以不愛;因為另一個追得比較勤快,所以放棄這一個,如此,任何決定似乎都輕鬆許多。

仰賴他人的壓力或督促做下人生的決定,在戒菸的例子裡,彷彿是一件好事,但我真心懷疑,我們能夠仰賴他人做下「愛」與「不愛」、「廝守」或「分離」的選擇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