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那一日,我在天搖地動中

2011/03/18 06:00

◎格芮芙

2011年3月11日下午,我在東京百貨公司地下二樓,一開始還不大察覺的搖晃讓我以為是更下層的地鐵經過,擺盪更劇烈後才知道是不尋常的大地震。這時有些人急著逃到地面層,有些人仍繼續購物,有店員護著貨架上欲墜的商品還不忘給我安心的對視微笑,擴音器傳來日文及英文輪流的廣播,「正經歷著地震,雖然是這樣,我們的建築物結構夠安全,請勿驚慌。」我們的領隊Yumi小姐則舉著作為辨識的小紅花正盡職地找著大家,我一邊拉住她一邊往上跑,終於我們回到地面,離開了建築物。這一切只在幾分鐘內發生,可是我都記住了。

街上的行人、大樓內撤離疏散的人們都在嘗試連絡,有些人戴著安全帽,抱著發派的急難包,有些人在哭泣。返回飯店的路程塞了三小時,路上都是車和人,像是跨年一般的擁擠,但是調了靜音,少了歡慶氛圍。沒有喇叭聲,沒有擦撞的吵架聲,只有救護車或消防車的鳴笛聲跟收音機。最後在可以步行的範圍內大家決定下車。Yumi小姐陪我們找到餐廳後才有禮貌地告辭,說:「很抱歉我必須先離開,回家還要走兩個小時多的路,你們保重。」

回到飯店,大廳滿滿都是人,原來飯店開放為暫時安置所,每個人靠邊或站或坐,沒有人喧鬧或高聲談論地震的驚險,或看書,或聽音樂,或休息,靜靜等候指示。看到新聞,我們才確認了嚴重程度,收好行李著衣睡覺,在高樓層的房間裡準備面對餘震不斷的夜晚,及明天肯定大亂的的返台行程。

隔天早上Check-out的時候,大廳人潮已不在,聽說晚間開放了樓上的宴會廳讓大家過夜。因為機場巴士、機場快線停駛,飯店提供了替代的火車轉乘圖及簡單英文指引,我們決定摸索路線提早出發到機場。路途上遭遇問題都有日本人給予充分的協助,就算不懂英文,就算忙著手邊工作,都確認你獲得需要的資訊。好不容易搭火車終於到了機場,大排長龍的旅客焦急著排後補機位返國,我們很幸運預定的就是12號的航班,本來擔憂要加入長長人龍的隊伍,嘗試先向航空公司人員表明訂位已確認的狀況,隨即被安排專人協助我們至自助櫃檯辦理Check-in手續,最後順利搭上返台班機。

有人說日本人像是被設定好了的機器人,現在啟動了「災後因應模式」,所以人人冷靜且自制。但我相信這是他們從小教育中根深柢固「尊重規範」的概念展現,因為相信規則及規範的存在必有其價值及理由,所以人人習慣排隊,習慣垃圾分類,習慣整潔,習慣在車廂內降低音量…。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們尊重工作、信任彼此、體貼細膩的態度。在人人都相信分工合作的觀念下,努力把自己負責的部份做好;而且同時也相信別人會把分內事情做好,所以整個社會和諧且有規律地運作,同時細膩地關注到相關細節進而主動協調通融。

Yumi小姐在地震發生到跟我們分開的六個多小時之間,都沒聯絡上正在校外教學的女兒,但她冷靜地說:「她已經成年,而且有老師帶著,相信不會有問題。」全程陪伴我們這些外國人到她任務完成;飯店人員面對大批外國房客以逃難的心情發出的多項要求及詢問,保持有禮且明確的應對,並主動減免費用及手續;月台站務員在廣播列車進站通知的空檔,用破英文跟手勢畫圖指引包圍住他的外國旅客,前往機場的列車及時刻;火車上乘客協助說明票卡使用方式;航空公司櫃檯人員的耐心等候及快速審閱……。

我相信他們可能也有正在擔心下落的家人及朋友,也為了逝去的同胞跟國家的危機而情緒受影響,但是他們盡自己的本分固守工作崗位,在災難後讓自己負責的環節先恢復正常,並自此擴大讓社會各環節能夠復原。我由衷地感謝這次在日本遇到的所有救星,也希望這次的災害及死傷能降到最低,日本民眾能夠平安且堅強地度過當前的苦難,也度過往後的重建過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