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一隻花瓶的故事

2011/05/04 06:00

◎庄腳人

花瓶是要用來插花裝飾或欣賞,何以有故事可言呢?原因是,最近某出版社出版一本名為《為義捐命:拯救台灣的日本影武者根本博》的翻譯書,書中主角「根本博中將」的女兒「乃理」女士,身邊保存了一隻蔣介石總統為了報答其父「根本博中將」之恩,要離台時所贈送的珍貴花瓶。

這隻花瓶是當初蔣介石總統命「江西景德窯」僅僅燒製三對,而蔣介石總統自留一對,另贈送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對、日本裕仁天皇一對。於此就知道「根本博中將」的女兒「乃理」女士所保存的這一隻花瓶的珍貴性。而「乃理」女士今年已是八十高齡,她知道蔣介石總統的這一對花瓶,一隻隨父親去到日本,另一隻則在蔣介石總統往生後,現今陳列於「中正紀念堂」。「乃理」女士本來想將這珍貴的花瓶,親手交給馬英九總統或有權代表接受的單位,使其能回歸原本成對之美意,但據說此事已透過正式外交管道轉達,很遺憾地,歷經數個月了,總統府與外交部至今仍未給予回應。

日本「根本博中將」原來是日軍華北軍司令官,因感念蔣介石總統在終戰時,支援船艦遣送日本軍民安全返國之恩,便歷經艱險偷渡來台,而後更以精湛之戰略「奇計」,協助國軍大敗共軍,終於光榮獲得金門史上有名的「古寧頭大捷」。當他要離開台灣時,蔣介石總統便以身邊最珍貴的那對花瓶,其中一隻割愛送給「根本博中將」。

所謂「根本博中將」的「奇計」,是1949年10月25日凌晨,共軍渡海攻打大金門,當初國軍採取「阻敵於海上」策略,是想利用空軍、船艦和岸砲的優勢,即兵法所謂「邀擊於半渡」。但「根本博中將」分析,共軍百船齊發,士氣正旺,必然抱敢死之心強行登陸。之後船隻回航,再載運第二批共軍來增援,如此一波接一波,雙方死傷必定非常慘重。萬一共軍突破守備陣線,則守軍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局面,士氣可能隨時瓦解,所以擬定以最小限度的衝突,收最大效果的「奇計」。即先讓共軍全部登陸,國軍布陣從海岸移到後方,並指派突擊隊攜帶汽油與火柴等縱火設備,隱藏於坑洞。等共軍上岸後,國軍突擊部隊立即出動,從後方放火燒船,切斷敵軍退路,同時也阻斷共軍增援部隊之後續登陸。

因此,共軍第一波八十六艘機帆船,果然出其不意全被國軍突擊隊焚毀,無一得以返航。已登陸的共軍敢死隊,則與國軍正面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共軍一路挺進到古寧頭附近的村莊,隨即被國軍團團包圍住。「根本博」顧慮到如欲強加攻擊,勢必會殃及無辜居民,因此建議讓出包圍陣線的一角,讓共軍誤以為可通達海岸的防線。最後國軍收網,將逃到岸邊的共軍全部殲滅。總計三日激戰,共軍戰死四千名,被俘五千名,史稱「古寧頭大捷」,是國軍在徐蚌會戰失利以後首度的大捷。因此對民心士氣的激勵不言可喻,也對風雨飄搖的台灣政局,產生穩定的效果。

基於此,難怪蔣介石總統願將其身邊的一對珍貴花瓶,割愛一隻贈送給日本「根本博中將」,以為感恩留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