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Yummy星球》蘇黎世美食筆記

2011/07/10 06:00

◎Athena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都市,隸屬德語區,除了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也因政治穩定、新聞自由、良好的教育質量及居住環境等優質特性,多次被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走在光潔亮麗的班郝夫大道上,銀行、珠寶、皮飾等精品名店林立,除了路面電車得以徐行其間,其他車輛禁止通行,這個貼心政策讓行人的步伐,也因此輕鬆愜意許多。

為了享用最具道地風味的料理,我們來到由兵器庫改建的著名餐館,先要了兩杯清爽的瑞士生啤酒後,研究了一下菜單,點了一份香腸沙拉共享,再要了一份蘑菇小牛肉(Geschnetzeltes)及阿爾卑斯乳酪通心麵(Alpen Macaroni)。等待餐食上桌之際也沒能閒著,目不轉睛地欣賞牆上各式步槍、盔甲等古兵器,這些老古董最久可有五百年的歷史呢!

香腸沙拉一上桌份量十足,五彩繽紛地讓人好生歡喜,有切片香腸、生洋蔥片、蕃茄丁、乳酪丁、生菜碎與水煮蛋切片等配料,醬汁的基底是清爽微酸的油醋醬,每一口的咀嚼都是營養均衡的大滿足。

我在筆記本上註記著,香腸沙拉的主角,選用的是瑞士的思華力腸(Cervelat),是一種由牛絞肉、豬絞肉與豬皮混合燻製而成的香腸。思華力腸的拉丁原文有腦子的意思,因為最初的作法是由豬肉及豬腦混合製成的,而今日的思華力腸已不再添加豬腦,所以成為這個沒有「腦子」,但更易於被大眾接受的美味香腸。

蘑菇小牛肉是蘇黎世的名菜,上等的小牛肉及新鮮蘑菇切片後略煎,再添加香醇的奶油白酒醬汁來烹調,配搭的副菜有薯條、麵條、米飯等選擇,建議搭配馬鈴薯絲煎餅(Rosti),才是最道地的蘇黎世吃法。

我在筆記本上註記著,馬鈴薯絲煎餅是早期瑞士農人的早餐,現在則是搭配香腸肉品等主食的最佳配角。作法是將馬鈴薯連皮水煮,熟後瀝乾刨絲,調味拌抄塑成圓餅狀,再加奶油香煎至兩面金黃。若是要當成一客主餐來食用,那可隨性添加洋蔥、乳酪、培根、新鮮香草等食材,豐儉隨意,端視個人口味而定。

阿爾卑斯乳酪通心麵顧名思義,是由阿爾卑斯山地區首創並廣為流傳的,這道菜也是飽足感十足的牧人料理,除了乳酪奶油醬汁燴煮的通心麵,入口綿細的馬鈴薯塊,還有炸得金黃香脆的洋蔥絲點綴其上,傳統的吃法搭配的不是沙拉或青蔬,而是酸甜馥郁的蘋果醬。

我在筆記本上註記著,瑞士乳酪的種類繁多,食用的方法也根據其特性有所不同,帶有圓孔狀的艾梅塔爾(Emmental),及略帶酸味的葛路艾爾(Gruyere),混合後加入白酒煮溶,就是香醇濃稠的乳酪鍋。拉克雷特(Raclette)的吃法則是放在火上略烤,待乳酪漸溶之際,就趁勢以刀削刮,搭配水煮馬鈴薯來食用。質地堅硬的史普林茲(Sbrinz),則是瑞士版的帕馬森(Parmensan),最適合磨碎後灑在義大利麵上。

飯後我們一路走向班郝夫大道的終點,來到身形修長的蘇黎世湖,這兒的湖水源自阿爾卑斯山的冰川,歷經了兩個運河,才能匯集在此,卻又不甘寂寞地向西北匯流而出,成為滋養蘇黎世的列馬特河。天鵝群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優雅地滑行,人們在湖畔閒散漫步,互相欣賞卻又互不打擾,在這個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裏,共享午後恬靜美好的時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