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暑期活動〉親子旅行 別說「不行」!

2011/08/03 06:00

圖/王孟婷

文/丘引(寄自美國)

圖/王孟婷

親子一起旅行,不論國內或國外,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許多父母可能都以為國外旅行太貴,負擔不起。以前的暑假,我照例帶兩個孩子旅行全世界。

很多人以為像我們這樣整個暑假都在外國旅行的家庭,一定是很有錢才可能如此做。事實不然,只是我們的「家」很小,但我們的「世界」很大。

我們的「家」很小,到過的人都知道,連家具都沒有。我的孩子童年沒買過新衣服,都是穿二手衣服長大的,但訂閱報紙和買書的錢沒省過。我們的「世界」很大,腳程走過很多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也跨過很多富裕的西方國度。

我們扛著鍋碗瓢盆和帳棚及睡袋同遊,我的孩子在很多國家的傳統市場買過菜,也在很多國家的營地做過飯。我們更在不同的國家搭過便車,也在不同的陌生人家裡借宿過,不只搭帳棚,有時為了省錢,還在機場或車站過夜。

親子旅行最大的關鍵在於觀念的突破,認為可行就可行,換句話說,我的字典裡,沒有「不行」這樣的字眼出現過。

<作戰計畫>向親人募款 試試看

當我鼓吹我的妹妹和她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起旅行,妹妹立即打回票,說:「老姊,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是單親家庭,我一個人養育兩個孩子都很困難,還要支付房租,怎麼可能一家三口到外國旅行?」

「當然行,我說行就行。」我跟妹妹說。妹妹認為我這個姊姊簡直是癡人說夢話;「募款旅行!」我說這句話時,妹妹更視姊姊為異類,專說不可行的事情。

「沒有飯吃,募款可行。沒有錢旅行,募款不可行,笑掉人家的大牙。」妹妹理直氣壯的回我。

「暫時拋掉妳的想法,就依照我的策略去做就對了,我保證妳一定可以募到足夠的錢讓你們三人到外國旅行。妳只要相信我就行!」我把計畫書給妹妹看,上面列了一些她可以募款的對象。

我給妹妹的募款計畫有兩個步驟:

1.募款對象:妹妹的前夫、我們的家人,包括我爸爸、弟弟、我。

2.募款目的:旅行,讓孩子長得更好,請支持孩子成長。

妹妹聽到募款對象包括她的前夫,就立刻說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連孩子的奶粉錢都沒支付過,也沒付過一毛錢養育費的人,妳怎麼會期待他出錢給孩子去旅行?」這是妹妹的說法。

「妳只要對前婆婆,也是孩子們的祖母說,妳的姊姊將支付你們母子三人來回西班牙的機票錢,但你們需要吃喝住等旅費,他的媽媽自然會給兒子壓力。」我對妹妹說這是心理戰,他們肯定會為面子而抗戰,乖乖掏錢出來。

妹妹還是認為不可行,但我鼓勵她信任我的策略能力。同時,我也告訴妹妹,一定要幫助孩子們的爸爸有機會付錢,這樣將來他會感激給他對孩子們負責任的機會。

前婆婆一聽我妹妹說她的姊姊,將支付三人來回機票錢,頗受刺激,很下不了台,沒幾天,她就從兒子那兒挖到五萬元來。我的妹妹從她的手裡拿到這筆錢時,震驚萬分,對她來說,那是一場不可思議的夢。

當然,我的妹妹也認為我們務農的父母個性很節儉,而且很重男輕女,因此,女兒要從父母處募款,似乎也不可行。

我對妹妹說,這件事別對媽媽說,只要說給爸爸聽就行,因為爸爸愛旅行,他一定會認同旅行是好事,而且爸爸的個性也比媽媽慷慨。果然,我們的爸爸出了五千元。

最後是我們的弟弟,他當時是單身漢,而且向來對甥輩們很熱情和大方,如我的孩子要出國旅行,總是問舅舅是否可以贊助零用金,舅舅也都如他們所願。

我們的弟弟果然二話不說,立刻掏了兩萬元贊助。

這次妹妹共募款了75,000元台幣做為旅費開支,我則支付她們三人來回西班牙機票,大約85,000元左右。

<挑戰成功>成行 留下美好回憶

至今,我還是很以我的妹妹為傲,個性內向的妹妹,為自己和孩子們募到所需的旅費,那對羞澀和膽小的她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那次,妹妹和她的兩個孩子、我的兩個孩子和我共6個人結伴到西班牙和葡萄牙自助旅行。那是我們姊妹兩個家庭日夜相處,認識更深刻的時刻。我很慶幸,這四個孩子曾有機會在童年時一起旅行、一起在外國生活、一起有旅行的共同回憶。

我深信,當年捐款的人也一定很樂意看到孩子成長茁壯,視野更大。親子旅行,別說「不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