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青少年性私塾〉網路花花世界 小心穿越

2011/09/21 06:00

文/許佑生

常看「CSI」影集的觀眾,一定覺得現今的壞人都一個樣:透過網路聊天室、簡訊,誘拐了不知多少青少年、青少女?

這一系列影集既是辦刑案,想也知道,那些蹺家去會見陌生網友的年輕人大多下場堪慮。

我們自不可能期待像「CSI」這樣的影集,會為青少年使用網路給予太正面描述;不然編劇構想每樁青少年失蹤案,豈不想破頭?乾脆套公式,統統推給「網路誤交朋友」,故事癥結便迎刃而解。

劇中只要出現乖女孩、乖學生忽從家中不告而別,編劇一貫安排都是他們跟網友互通訊息,產生好感,偷偷約見。美國地方太大,兩人約在彼此居住地的中央碰頭,經常就得離開城市,甚至跨州,進入完全人生地不熟狀態,不確定性、不安全性也就相對提高。

但這些畢竟是演戲,以「CSI」辦案觀點來檢視青少年網路交友,實在失之偏頗,也未免自己嚇自己。公允地說,網路確實是花花世界,對愛熱鬧、喜交友、貪冒險、搞新鮮的青春期孩子,絕對充滿吸引力。不過,花花世界固然好玩,也常叫人霧裡看花,看不清真相。

青少年該提醒自己,不能一廂情願,照單全收;認為電腦另一端的網友永遠如其所言,如己所想,是正人君子,是白馬王子。網路,如要玩花樣,真可以弄出一場幻術。躲在螢幕後的人輕易利用討好的文字攻勢、合成卻自稱是個人的照片、眼花撩亂的假訊息,博取或騙取青少年的好感。

也許對方不是怪叔叔冒充,真的是年紀相當的網友;但女孩生理畢竟比男孩易吃虧,初次會見異性網友,無論之前網上交談甚歡,不宜把對方想成一張白紙。一旦談到見面,防人之心不可無;初次與網友見面,約在公共場所是必要的。

青少年在玩跨越障礙物遊戲時,往往會先觀察地形、注意動作弧度,小心不要跌跤、遵從戲規則等。那麼,請把「跟網友初見面」,當成是一場必須學會自我保護的遊戲吧──沒有保護,就沒有遊戲。

(作者為性學博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