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倒掉比吃的多 別浪費了

2011/11/01 06:00

採買遇上特價商品或促銷活動,千萬不要因為便宜而買超量。(資料照/記者侯承旭攝)

文/梁瓊白

採買前可先檢查冰箱,看看還有哪些剩餘的材料,為了防止遺漏,不妨用寫紙條的方式,記下要買的食材。(圖/路透)

現代人經濟富裕、飲食生活多采多姿不虞匱乏,已經沒有吃不飽的問題,而是吃太好、吃太多的煩惱了。

外食是現代人的進餐方式,適量點餐或取食也需要節制不浪費。

根據研究報告,台灣每年浪費的食材高達18億,這種驚人的數據已到「酒肉臭」的地步,丟掉的比吃掉的多,更不是個人之福、社會之福,因為許多偏遠地區仍然有吃不起營養午餐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檢討已成慣性的飲食方式和消費方式?

<跟我這樣做>聰明買 靈活用

我也跟許多小家庭一樣,一週採買一次,平常頂多補充一些漏失的材料而已,上班族或是離市場遠的就真的只能假日採買了,如何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我個人的心得是:

有計畫的採購:上市場前先檢查冰箱,看看還有哪些剩餘的材料,想想可以用什麼主料或配料去搭配,然後把它用掉。例如有蔬菜就買肉來配,有肉就買可以炒它、煮它、或燒它的配料去烹調。為了防止遺漏,不妨用寫紙條的方式,記下要買的食材,免得該買的沒買,不必買的又買回一些無法搭配、只能再冷凍或冷藏的材料。

分裝打包冰存:有些食材可以少量的買,有些買少了不方便,甚至短期之內可能重覆使用到的,一次買齊可能比較便宜,例如肉類,一次也許只用四兩或六兩,如果一次買了一斤或者更多的時候,一定要先將每次需要的份量切割出來,然後分次取用,而不是每次切一點再將剩下的放回冰箱,進出次數太多,容易使食材變質。

按保鮮期烹調:均衡營養的概念大家都有,因此採購的時候魚、肉、海鮮、蔬菜,大致都是齊全的,但是做菜的時候要將一些不耐存放的先烹調,例如海鮮類要比肉類不耐放,就要優先烹煮;葉菜類又比根莖類、瓜類容易爛,當然先吃葉菜。

還有就是,海鮮類買回來要先清洗再冷藏或冷凍,肉類和蔬菜類不要先清洗,因為肉類洗過再冰容易走味,蔬菜洗過容易爛,尤其是葉菜類更要保持乾燥。

節制採買數量:無論傳統市場、大賣場或超市,經常有特價商品或促銷活動,千萬不要因為便宜而買超量,如果數量超出食用人口3次所需,或者買回後無法保存、臨界食用期限、冰存久了會影響營養值或口味的,再便宜都不要買,因為很可能吃不完或不好吃,下場只好丟掉,如果報廢的比食用的多,就是浪費了。

剩菜也可以新吃:剩菜產生的原因很多是份量多了,沒算準吃飯的人數,臨時有人缺席,或不合吃飯者的口味,各種可能都有,如果剩下的份量多,一定要盡快吃掉,否則越放越沒人吃,最後仍逃不了倒掉的下場。

做菜的人應該有份量的概念,吃多少做多少,一次多做些可以多吃幾頓的念頭只可偶爾為之,而且要看食材和烹調法,肉類可以回鍋,海鮮類或蔬菜類回鍋都不好吃,紅燒類回鍋影響不大,清蒸或清炒的回鍋就不適合了。

<在家吃>舊菜新吃 一起吃光光

舊菜新吃的方法有:

1.改變調味:把口味清淡的增加調味料重新煮過。

2.改變烹調法:清蒸的改紅燒、紅燒的改成炒,添加新的配料或揀除舊的配料,換上新鮮的,讓視覺減少回鍋菜的老舊感。

3.改變體積:有骨頭的挑除或把肉剔出來,改刀切片或切絲後,加上配料炒、或燴,可以去除原有的印象,感覺上就跟新做的一樣。

4.當配料加入主食同煮:份量不多的肉或海鮮,可以切丁或切絲後炒飯、炒麵或煮米粉湯,讓大份量的主食分散對配料的注意力,加上其他蔬菜配料和香菜、蔥花的點綴下,就不會發現是剩菜了。

<出外吃>點菜要節制 打包不丟臉

除了在家開伙外,外食也是現代人的進餐方式,可是浪費的情形依然隨處可見。店家用料精緻,卻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很多時候浪費的比用的多,消費者吃到的也許只是食材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丟掉的部分依然是由消費者承擔,許多高檔消費其實並不實惠,商家如何善用食材減少浪費,他們應該去接受成本教育。

但是消費者的自救之道是:

1.適量點餐:自家人吃飯吃多少點多少,請客也不必用量來表示誠意,通常是比用餐人數多一道菜即可,例如三個人點四道菜,四個人點五道菜,加上一道湯和主食就夠了。

2.吃不完就打包:有人會把打包當成寒酸的行為,以至很多時候很多很好的菜因為沒吃完又不打包,結果都倒進餿水桶。如果菜是乾淨的,打包並不丟臉,現在很多餐館都備有很漂亮的餐盒、提袋,可以把剩菜裝得漂漂亮亮的,提出去並不難看。

3.多吃不能占便宜:尤其是飯店的自助餐,不管吃不吃得了,也不管喜不喜歡吃,常常堆滿一大盤,萬一吃不下或不喜歡吃,就丟下再去取,造成極度的浪費,雖然不讓荷包委屈,也別虐待自己的腸胃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