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摸索新的可能 - 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決審會議紀錄 〈2之2〉

2011/11/28 06:00

〈非殺人小說〉

平路:這是較特異的一篇,有推理、有密室殺人,也有破案的結局。但不管當做推理小說或文學小說來讀,它都不會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因為一旦使用推理或密室的結構,就應該經營得更聰明,比方結尾的驚喜度應該更高,或提高讀者的費解度,在推理傳統裡,這篇就會略顯草草結案,也不太能說服我它是個聰明的推理結構。它的優點是文字充滿跳躍的閱讀快樂,雖然有時會過頭。但作者知道如何使用明快的文字去推動情節。我相信作者若願意繼續寫下去,可以在我們的推理傳統裡寫出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朱天心:這篇乍看是用了推理小說的哏,但應是志不在此,而是藉此形式,3D畫面般把一棟公寓透視,側寫出我們的都會生活──寫都會題材的小說已經很難推陳出新,但作者卻做到了。此外,這篇作品充滿生活細節,這也是我特別在意的。近幾年讀到的稿子,有很多是對現實毫不耐煩,要不就是對現實視而不見,要不就是沒有意見,要不就是從現實取了一點材,立即跳往奇幻,虛擬一個與現實無關的平行世界。因此,這位作者要是能繼續寫下去,這會是一個滿重要也滿好的開始。

南方朔:這篇小說讓人驚喜。人生經常會發生很多事情,看似有其邏輯章法──比方當小說裡死了一個人,我們原以為作者要談的是殺人,讀下去才發現是另外的命題:我們自己的人生不完全、只好偷偷摸摸模仿別人的生活。這樣的題目,從來沒人寫過。雖然因為篇名有「殺人」二字,而生出奇怪的懸疑感,但這篇小說真正要說的,卻是我們自己人生的缺憾。

平路:我也投這篇一票,但還是不得不補充,作者所捏塑出來的「模仿」,其實是推理小說裡常用的橋段。

楊照:這個作者一定熟讀日本的短篇推理小說,因此很多地方都有點東野圭吾的味道,是一篇有趣、好看的遊戲之作。它的主題見於兩句關鍵話語:「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被他愛得這樣平凡」,這個說法令我非常驚喜。另一句:「他們家隔壁死了一個人,他們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如果真能至此收尾,真的會比很多其他作品更具說服力。但不知作者是否為了參加文學獎,心裡有所顧忌,最後才又加了一段蛇足?遊戲之作也可以是好小說,作者有些描寫很細膩、令人激賞,連一些小細節都在「玩」,像是做為小標題的「星期一,猴子穿新衣」等。推理的部分也中規中矩,雖若真要挑剔,也還是有破綻,比方說電視新聞不可能報導得那麼仔細,還有像學妹的借書清單中有《在德黑蘭讀羅莉塔》,當時應該還沒有這本書。

陳芳明:小說裡有個關鍵是小孩畫的那張圖。讀到圖裡所畫的紅靴子,我就開始被作者說服,跟著他所安排的線索前進,最後才知道原來是出於「模仿」。此外,我很喜歡作者敘述時的「速度」。

〈湊陣〉

楊照:這篇是所有參賽作品中字數最少、卻也是最完整,且缺點最少的。作者很集中地談家族情感,講女人的角色和台灣鄉土裡女人的位置,比〈楓江水埕〉裡寫男的、女的都能當狀元好得多。小說裡面有很多感情描述得很細緻,顯然經過特別安排。唯一有嚴重漏失的,應是對於主角陳十一結婚、離婚的過程,完全沒有任何一點細節去交代。

平路:我覺得這篇不錯,題材跟它選擇的形式很切合,從頭到尾掌握得穩準,但我倒沒有覺得文字有那麼好,寫這麼好玩的陣頭的故事,文字應可再靈動一些。此外,敘述者的注視,有其沉重與內斂的一面,沉重處比方提及歷亞斯的雕刻風格,或談論到原住民與面具與自我之間的關係,雖可解釋為嘗試加入多元傳統,但因為讀起來感覺「不夠」,或說,太濃縮了,就覺得還不如不要這個部分;或者,建議以詼諧或其他方式帶過即可。同時,作者寫到陳十一時,為何要強調她有「小鹿似的恐懼」?

楊照:因為陳十一本身就有一種驚慌,作者似也藉此暗示這與她婚姻的失敗有關。事實上,作者描寫父親角色的鮮活程度超過陳十一。所有參賽作品中,也只有這篇敢從頭到尾都很光明。

朱天心: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好到不像真的。裡頭的角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每個人都是一種愛滿滿的狀況,彷彿現代傳奇。但做為一個讀者,讀了這樣的作品,心裡還是會有種暗暗的期待──希望它是真的。

陳芳明:作者必然對傳統信仰與工藝的知識很熟悉,裡頭寫陣頭本不屬於女人參與,讓人想起張文環的〈閹雞〉。至於陳十一跟歷亞斯那段討論,我覺得是好的。要遵守傳統還是藝術,本就是兩難。這篇小說的問題是,它的衝突點,都很快就化解了,沒有再多著墨。假使前面的衝突能寫多一點,後面的完滿會顯得更好。

南方朔:確實,這篇小說所有的衝突點,到了後面就統統不見了。比方寫原住民議題、主角跟父親之間的緊張關係、妹妹懷孕的部分……所有被提出的衝突,應是很可以被討論的,但是都不見了,只留下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因此,我覺得這篇小說寫得太清淡了。

所有獲票作品討論完畢,〈跟著爸爸進香去〉、〈如果在夏夜,一個旅人〉、〈賣根殺士〉、〈音樂教室〉四篇,評審決定放棄。針對其餘六篇獲票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圈選其中四篇,最高4分,最低1分。計分結果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

〈湊陣〉12分

(平路1分、朱天心3分、陳芳明4分、楊照4分)

〈非殺人小說〉11分

(平路3分、朱天心1分、南方朔1分、陳芳明3分、楊照3分)

〈門神〉8分

(朱天心2分、南方朔3分、陳芳明2分、楊照1分)

〈楓江水埕〉7分

(平路2分、南方朔4分、陳芳明1分)

〈鼠日子〉6分

(朱天心4分、楊照2分)

〈大魚〉6分

(平路4分、南方朔2分)

評審經討論後,同意依分數高低給獎。本屆首獎〈湊陣〉,二獎〈非殺人小說〉,三獎〈門神〉,另三篇因為都屬某一位評審心中首獎,最後決議將〈楓江水埕〉、〈鼠日子〉、〈大魚〉三篇同列佳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