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苦水啤酒海》為鄰之聲忍氣吞聲

2012/02/24 06:00

◎雩樂

雖然曾在電梯裡打過照面,但是透過聲音才對於樓上的鄰居有更多認識。幾年前我有個難得的長假能夠享受每天睡到自然醒的幸福,但樓上搬來新住戶,還沒住進來便大肆裝潢,整日不得清靜。裝修停歇,我的假期早已結束,而且偶到週末假日還會聽到莫名的敲敲打打。我們全家都想著,等他們安頓下來,一切就可以恢復平靜,但那新裝潢的室內木地板,意外地讓各種聲響輕易穿透天花板進入耳朵,強迫我們參與其中。

新鄰居是一對新婚夫婦,不久之後有新成員的誕生,一次增加了三個人──並非三胞胎,而是爺爺奶奶為了就近看顧照應孫女搬來同住,於是三代同堂的鬧劇開始上演。夜漸深,人寂靜時,眼睛因為房間黑暗而失去作用,此時聽覺的靈敏度卻悄悄提升,而嬰兒的哭鬧,總是剛好在我即將入夢的時刻發作,一被窩的瞌睡蟲被嚇跑精光,瞬間整個人無比清醒,一時無法再度入睡。緊接著嬰兒的啼哭,一定有一家子開燈、開關門以及亂七八糟的腳步聲,還可以聽到祖父母對新手父母照顧、養育他們孫子的方式發表高見,甚至伴隨著爭執。

捱過嬰兒期的夜半嚎哭,還有幼兒學步無時無刻的噪音。從躺著到坐著,再從坐著到站著,接著新生兒將努力克服人類這個物種用數十萬年演化突破的難關,即將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從用四肢爬行進入雙腳直立行走。輔助工具是必備的,於是在他們家地板之下的我們,便會聽到椅腳在地面磨擦的尖銳聲響。我幾乎可以想見木質地板上留下一道道的凹痕。當可以獨立行走乃至於奔跑時,椅子不再被迫在地面上滑行,天花板之上傳來的變為乒乒乓乓的跑跳聲。某日小妹妹突然愛上木屐,但當家人看著小天使的笑容,對我們家而言簡直是夢魘。沉重的乒乓聲轉而為響徹雲霄的喀哩卡啦,而且偏好在半夜三更響起,從房屋的一端穿過整個家到達另一端,彷彿房屋裡沒有隔間、家中完全沒有障礙物。

一日終於受不了,上樓去按門鈴,卻被睡眼惺忪的爸爸賞了一雙白眼,不解地問這麼晚為何來按電鈴。溝通過後回到家中,以為可以耳根清靜,卻傳來爸媽的打罵、小孩的嚎啕大哭、護孫的奶奶破口大罵、爺爺的極力緩頰。後來顯然是孩子哭累讓奶奶帶去睡了,然而被吵醒的爸爸索性不睡,開始在房裡放音樂,還大聲唱和,好似在報復我多管他家的家務事。

一年多過去,木屐鞋或許是壞了或不能穿了,然而新聲換舊聲,妹妹長到上幼稚園的年紀,老早就被趕上床睡覺,於是晚上安靜了,不需再在隱忍與爆發之間掙扎。吵鬧卻在隔天早上重啟,大哭大叫不想起床上學與撕扯喉嚨的催促,大約在八點一刻上演音量大戰,如同我腦中還想睡又知道該出門兩個念頭的拔河,越聽只會越煩躁,趕緊匆匆出門。

最近幾乎忘記樓上鄰居的存在,還以為終於練成把惱人的噪音置之度外的功力,但事實是高分貝的喧鬧終究消退,剩下偶爾的走路聲、浴室的水流聲。七年訓練下來的忍耐力突然無用武之地,而我開始不小心熬夜、太晚出門而遲到。現在徹底體會到人心的矛盾,我竟然偶爾會惋惜那如報時鐘般準時的噪音來提醒我時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