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春日浪漫在人間─英國康橋

2012/05/02 06:00

格雷伊獵犬、龍、紅玫瑰與白玫瑰等象徵都鐸王朝與的標誌在皇家教堂當中不斷出現。

撰文˙攝影/薰野

三一學院的建築十分雄偉。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是中學國文課本裡的課文,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徐志摩的羅曼史和康橋這個地方真正引起台灣群眾注意的原因,應該是多年前公視推出的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在那部連續劇裡,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橋陷入愛河。

◎讓人墜入愛河 康橋

沒有親自去過康橋的人,不能領會她的嫵媚,那裡的春天是釀著蜜的桃子,濃得化不開,不用多情如詩人,即便凡夫俗子如你我,到了那樣可人的地方,都有可能不小心墜入情網。

徐志摩寫到:「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康橋是一個有靈性的地方,她像是一位可人的女子,多變而不單調,淘氣卻不聒噪,你只得靜下心來,好好觀察她,好好品味她,好好著迷於她的美。一如徐志摩所言,來到康橋的遊人會發現自己的五官都翻了新,重新認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重新發現那其中的奧妙。

康橋,又名劍橋,英文「Cambridge」來自於拉丁文Cantabrigia,是英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雖然劍橋學生不太甘心承認,不過牛津大學才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根據早期史料,當初是有一群牛津的學者跟鎮上起了爭執,才跑到劍橋來另起爐灶,在1209年建立劍橋大學,從此成為牛津大學的競爭者,這兩所大學之間的「敵意」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減輕,也因為劍橋大學(Cambridge)與牛津大學(Oxford)2所教育機構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英國也常被合稱為「Oxbridge」。

◎康橋的靈魂 康河

雖然說牛津的歷史比劍橋悠久,可是要論起這2所大學城的風景,劍橋絕對是略勝一籌,關鍵就在於康河,康河之媚,常常叫人不捨離。不惟水清,不惟景秀,不惟兩岸雄偉壯麗的建築,更有一原因,是這條河出眾的氣質,她總能讓人定下了心,忘卻了煩惱,她總能讓時間定格,讓一切都回歸到大自然的原點。

至於這條河要怎麼玩,徐志摩寫道:「船不止一種;有普通的雙漿划船,有輕快的薄皮舟(Canoe)有最別緻的長形撐篙船(Punt)。最末的一種是別處不常有的:約莫有2丈長,3尺寬,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長竿撐著走的。這撐是一種技術。我手腳太蠢,始終不曾學會。你初起手嘗試時,容易把船身住在河中,東顛西撞的狼狽。

英國人是不輕易開口笑的人,但是小心他們不出聲的縐眉!」如果你不想擾亂河上的寧靜,更害怕英國人不出聲的皺眉,那就花點錢讓撐船的專家替你代勞吧!這邊有的是劍橋的學生在河畔撐船打零工,他們替你划船,還替你介紹兩岸學院的歷史背景,你看看他們划船矯健的姿態,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其實沒那麼簡單。

順遊特色學院 皇家學院&三一學院

徐志摩說:「康河的精華是在它的中樞,著名:“Backs”這兩岸是幾個最蜚聲的學院的建築。從上面下來是 Pembroke. St. Katharine’s、King’s、Clare, Trinity, St. John’s……再沒有比這一群建築更調諧更勻稱的了!論畫,可比的許只有柯羅(Corot)的田野;論音樂,可比的許只有蕭班(Chopin)的夜曲。 」誠然,劍橋各所學院雖然各有其特色,但就是那整體的協調性增加了這整個大學城的美感。徐志摩列了6所學院,裡頭最出名的,莫過於皇家學院(King’s College)和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

1441年英王亨利六世成立皇家學院。皇家學院和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威廉王子畢業的中學)是他旗下2所重要的皇家教育機構。每年幫助70名清寒背景的學生入校,先進入伊頓公學就讀,畢業之後直接升到皇家學院進修。亨利六世花了很多心血在皇家學院和皇家教堂上,他甚至規劃了氣派的中庭(Great Court),但是只有皇家教堂完工,而且花了將近一個世紀才建造完成。

皇家教堂在建造的過程經歷不同的國王掌權,曾因為英國內戰而數度中斷,或許是因為經歷內戰,王室意識到鞏固皇權的重要性,整個皇家教堂都可以看到象徵王室的符號不斷出現:格雷伊獵犬是亨利七世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的家族標誌;獵犬旁邊的龍則是亨利七世父親的家族標誌;紅玫瑰與白玫瑰合稱為都鐸玫瑰,紅玫瑰是蘭開斯特家族的標誌,白玫瑰是約克家族的標誌,這2種玫瑰象徵都鐸王朝與這兩大家族密切的姻親關係。

皇家教堂是哥德式建築,88公尺長,扶壁之間的寬僅12公尺,支撐的扇形天頂卻有24公尺高,2,000噸重,十分雄偉,自1512~1515年建造,耗時3年完工。接下來的任務是安裝教堂牆上的彩色玻璃,總共有26組,上排玻璃是講舊約聖經的故事,下排玻璃是講新約聖經的故事,耗時30年完工。教堂內深色橡木製的管風琴屏隔是亨利八世的贈禮,上頭有亨利八世和安娜皇后名字的字首大寫,H和A。亨利八世有6段婚姻,其中2位太太被送上斷頭臺,安娜皇后是其中一位,她於1533年與亨利八世結為連理,在3年後被處死,由此可以推斷,這份贈禮應該是贈於1533年~1536年之間。

除了皇家教堂以外,三一學院也和亨利八世有密切的關係。他在1546年成立三一學院,至今三一學院已經培育出超過30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且早在諾貝爾獎成立以前,三一學院就已經培育出世界級的頂尖學者,像是提出萬有引力的牛頓就是三一學院的畢業生,並且於1661~1696年任教於三一學院。三一學院除了校舍以外,由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設計的雷恩圖書館也是著名景點。雷恩爵士在英國的建築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666年倫敦大火燒退了黑死病,同時也燒燬了城內許多重要的建築物,雷恩爵士修復了51座教堂,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這棟圖書館內大片的玻璃、白色的牆和天花板使得自然光流瀉其中,和深色的木製傢俱形成了和諧的對比。珍貴的藏書包含牛頓第一次發表的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他在這本著作當中首次發表萬有引力定律,還有艾倫.亞歷山大.米恩(Alan Alexander Milne)的小熊維尼手稿,米恩也是畢業於三一學院的傑出校友。

文人飲茶好去處 果子園

民初的留學生當中,徐志摩要數最浪漫、最多情、最善於社交的,而他同時又是家境極好,很懂得享受的。他不是靠公費留學出國,他可是自費,而且還靠大文豪狄更生的推薦拿了一個「特別生」的資格在劍橋聽課,中國留學生裡除了徐志摩,恐怕還沒有人有這麼大的面子。說起上哪兒喝茶,他當然有一番見解:「(康河) 上游是有名的拜倫潭──Byron Spool──當年拜倫常在那裏玩的;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騫斯德,有一處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纍纍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

談起下午茶,如果你圖的是精緻的點心,要上倫敦的麗緻酒店去享用;如果你圖的是罕見的茶,要上弗南與梅森(Fortnum and Mason)去嘗鮮。但是在大都市享受珍饈美饌,有時是一種折磨,女生得穿上令人腳疼的高跟鞋,男人得繫上令人喘不過氣的領帶,吃飯時還得輕聲細語,細嚼慢嚥。上果子園(The Orchard)可不同,你得穿上最輕便的上衣,套上最舒適的球鞋,從劍橋校園走2公里的步道到那裡。你可以散步去,也可以騎單車,沿路是青草地、野花、和野牛,2公里一點也不遠,一下就走到了。

到了果子園,你不妨點一壺茶、一個司康餅,在樹底下坐下來喘口氣,好好欣賞這個歷史悠久的茶園。果子園在1897年開張,名氣到1909年才打響。一位長袖善舞的劍橋生Rupert Brooke為了逃離校園繁忙的社交圈而搬到格蘭騫斯德,沒想到不但沒閒下來,倒打亂了鄉村的寧靜,把維吉尼亞.吳爾芙一票文人都引來這裡,而果子園就是他們談天喝茶的好去處。Rupert Brooke後來成了英國的名詩人,果子園常常在他的詩中出現,其中一首詩的詩末寫到:「教堂的鐘說:『再10分就3點了』,尚有蜂蜜配茶乎?(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to-three. 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長榮至倫敦。

◆簽證:免簽證。

◆匯率:一英鎊約換新台幣48元。

◆時差:慢台灣7小時。

◆相關資訊洽詢:

1.三一學院:www.trin.cam.ac.uk。

2.果子園:www.orchard-grantchester.com。

3.劍橋遊客中心有推出大學城導覽,請參考www.visitcambridge.org。遊客中心電話012/2345-7574,地址:The Old Library, Wheeler St。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