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糖果別隨便送

2012/07/23 06:00

圖/鍾淑婷

文/螺絲釘

4歲的阿亞一進門,等不及脫鞋打招呼,直奔洗手間。孩子的爹以為她尿急,結果5秒鐘不到,她急忙洗完手跳出來,從褲袋抽出一根棒棒糖,撕開包裝紙,心滿意足舔食這輩子第一支棒棒糖。

當阿亞從同學手中接過棒棒糖時,興奮得幾乎眼眶泛淚,我即刻心瞭:「唉!該來的,終究擋不住。」

我們不反對孩子偶爾接觸甜食,但也不主動提供孩子零食,更不使用糖果零食當作鼓勵或獎賞。沒辦法,從小一口爛牙,愛吃糖又缺乏口腔保健,年屆不惑還得勤跑牙醫診所東修西補,當年阿爹阿娘忙於家計,疏於教導我們五兄妹正確的個人衛生觀念,怪不得他們。但蛀牙的痛楚及長頭蝨的負面經驗深植我心,這兩件事和聯考壓力同列我寧可童年失憶的Top3。

真的不想見到自己的下一代重蹈覆徹,我努力隔離孩子和零食的接觸。市售零食經過加工,營養成分跟天然水果根本沒得比。如果說「吃糖果」可能變成一種習慣,那麼「不吃糖果」也可以當成一種習慣來培養。

眼見家中出現禁品,外子眼神拋來個大問號,我聳肩無奈回答:「律動課結束時,XX同學媽媽帶一大桶糖果進教室,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同學媽媽的熱情和你女兒殷切期盼的眼神,我沒法說No。」外子搖頭嘆道:「為什麼台灣父母這麼喜歡給孩子糖果吃呢?」我不服氣直辯:「你們德國人還不是給小孩一堆巧克力和小熊糖之類的?」他回答:「德國人在給別人的孩子糖果前,會先詢問過父母,以示尊重。而且,只有去人家家裡作客或特別場合時,才會拿出糖果當獎勵,不如你們給得這般隨興和頻繁。」我當下語塞,無言辯駁。

這是真的!普遍德國人在給糖果前會先問過小孩的父母,不論熟識的親友或是陌生人,都不可以隨意發糖果給別人家的孩子,就連我婆婆想給孫女一包小餅乾,都會事先詢問我或外子,當我們點頭後,她才轉身將餅乾送給孩子。

孩子愛吃糖果是天性,不分國籍,東西皆然。問題是:能不能給?什麼時候給?對某些父母而言,糖果是管制品。有時好意的「慷慨分享」,反而增添對方困擾,尤其在用餐前一刻給糖更是大忌。

我在為人母前,對給糖的禮貌竟毫無所知,以為給顆糖沒什麼,也以為孩子吃了糖就會變乖、變開心。結果,事實剛巧相反,吃糖果有助升高血糖,反而讓孩子莫名亢奮。

「不給糖就搗蛋!」沒這回事,獎勵孩子或表達善意其實有很多方法,端看我們如何拿捏運用。下回給孩子糖吃前,請三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