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老爸 有你真好

2012/08/05 06:00

圖/swawa.com

很多傳統父親對兒女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父親節快到了,那就讓我們做子女的,大聲地對老爸說出「我愛你」,並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圖/swawa.com

〈裝酷老爸〉嘴硬心軟 異國感受溫暖

文/yuri(台中市)

工作好些年,總算存夠一筆錢讓自己到日本留學圓夢。因為知道老爸不會贊成,默默地把一切手續辦好,算是先斬後奏成功。

老爸在我出發前說:「我們家沒那個閒錢讓妳去念書!」或許這是他當時所能想到留我的方式吧!

到日本後,都是我打電話回家報告近況,但和老爸總沒說幾句話就辭窮了。上課一陣子後,經同學介紹在一家餐廳打工,賺取不足的生活費。學校、餐廳兩頭跑,忙碌的生活讓我鮮少再打電話回家;此外熟悉日本的生活後,思鄉的情緒也不如初來乍到時那般難熬。

手頭寬裕後辦了手機,但始終沒接到過老爸的來電。就在過年前,打工休息時間看到手機有來電──那是我再熟悉不過台灣的家!電話那頭傳來老爸的聲音,他說過年要到了,想寄些東西給我。後來聽弟弟說,他們沒人會打國際電話,老爸不知研究了多久,才和在日本的我連繫上。

雖然老爸的愛心包裹,因為他太老實跟郵局經辦員說裡面有肉乾,最後還是來不到我手上,但那份感動直至今日仍是暖暖的。

〈傳統老爸〉不茍言笑 但我懂你的愛

文/靈兒(台北市)

印象中的爸爸對我們總是不苟言笑,我還一度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爸爸的親生女兒。

為了讓爸爸多注意我一點,我努力地念書,是各類獎學金的常客,但爸爸總是沒有讚賞,甚至連點頭微笑也沒有,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得不到半點父愛的孩子,爸爸對我而言,不過是個維持家中正常運作的「名詞」。

那年我選擇了北部的大學,心想總算可以自由的生活,總算可以不必再面對這沉鬱的氣氛。

離家的前一晚,原本就不多話的爸爸更沉默了,只在我臨睡前夕淡淡的問了我一句:「東西帶齊了嗎?」這就是他最大的關懷了嗎?

第一次返家,到家時已是午夜了,幫我煮完消夜後,媽禁不住疲累先上床睡了,只有爸爸在客廳拿著遙控器亂轉,「爸,去睏啦,明天還要上班耶!」「沒關係,我等妳吃完!」那碗麵,和著的是鹹鹹的淚水和滿滿的父愛,原來爸爸一直以他的方式在愛我,只是我一直不懂……

出嫁當天,在跪別父母的剎那,我赫然發現,爸爸臉上的淚水不亞於我的,爸爸是愛我的,我懂!我也愛你,我最親愛的爸爸!

〈淡定老爸〉接受女兒性向 快樂就好

文/Yama將(台中市)

我很早就發現自己是女同志,但直到國中,我外表都還維持普通女孩的外貌。

上高中後,我才開始勇於面對自己是T的身分,只是我依然不敢向嚴肅的老爸出櫃,沒想到在大三的某個晚上,我毫無預警對他攤牌……

那晚我的前女友提出分手,整天不吃不喝的狀況下,完全沒有力氣自己騎車回家,只好請老爸來學校接我。一上車,老爸立刻遞給我口罩要我戴上,因為他以為萎靡不振的我得了當時正嚴重的H1N1。

過了幾分鐘,我抱著豁出去的心態,向老爸坦白我其實是失戀,「男生還是女生?」老爸聽聞後,不改神色繼續開著車,「是女生會怎樣嗎?」身旁的妹妹忍不住替我詢問。

「我如果會怎樣,我早就跳起來了!」沒想到老爸的回答出乎意料淡定。沉寂一陣子後,老爸突然開口:「少女,噢不,是少男情懷總是詩!要當T就要像個男子漢一樣,哭完就好了!妳喜歡男生或女生我都沒關係,只要妳快樂就好。」

雖然那時很難過深愛的她狠心拋棄我,但同時我也很感謝她讓我了解,原來我有個開明又充滿溫暖的老爸!

〈專業老爸〉守護家人 健康把關

文/源甲(嘉義市)

老爸個性內斂,極少口頭表達對孩子的愛,但身為藥劑師的他,卻運用自身的專業,發展出一套守護家人的「補」學……

像我原本遺傳了老爸的「過敏鼻」,只要溫差大就打噴嚏、流鼻水,老爸向來就頗為介意此事,但他利用日積月累下對各種藥物特性的熟稔,仔細研究其中的成分後,以ISO般的標準嚴選、調配,現在我與他的「過敏鼻」竟然都控制住了。

此外,老爸頗為看重鳳梨、木瓜、香蕉等這幾樣水果,據老爸所言,除運動之外,水果最能發揮延年益壽的效果,因此每天騎腳踏車到市集替家人購買新鮮水果,就成了老爸的例行公事。每每看著老爸騎腳踏車去買水果的身影,我就會努力跟著身體力「吃」,將老爸買回來的水果與愛一起吃下肚。

現在的我,是一個可愛小女孩的爸爸,內心更清楚知道老爸「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健康守門員氣勢,就是他對家人的用心與關愛,期盼全家人在老爸「補」學的把關下,一起健康久久。

〈萬能老爸〉英文推手 怪腔怪調又怎樣

文/陳穎儀(桃園縣)

他操著濃濃土味的口音,不甚輪轉卻頗得意地大聲念著:噓-醫術-阿-踢球(She is a teacher.)、阿破(apple)、巴納納(banana)……沒有大學學歷的爸爸,卻極盡所能要拯救我的英文……

記得國中第一堂英文課,老師說:「字母都會寫的舉手!」、「第一課生字已經會的舉手!」不曾補習的我,看到幾乎是全班高舉的手,當場傻眼。學習落後的我,迫使嚴厲、不苟言笑的爸爸,必須出馬擔任我的英文老師。

還好只是國一教材,不甚複雜的字句,在不斷讀寫後,不知不覺地熟練起來,英文成績漸有起色,甚至超越校外補習的同學,讓老師也刮目相看。

因為爸爸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喚醒我英語學習的潛力,讓英語成為我帶得走的能力。就這樣一路順利念到外文系,並從事國中英語教學的工作至今。

回想那一段和爸爸怪腔怪調念英文的日子,還挺有趣的,互動中,讓我有機會看到父親嚴肅外表下的另一面。

多年之後我才了解,重要的並非發音是否正確,而是想要把我的英文教會的那顆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