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我有一艘花生船

2012/08/07 06:00

◎歐銀釧

母親以花生藤搭了一個臨時的棚子,一大塊花布遮蔽著島上炙烈的陽光。

夏日,我們在花生田裡。海風吹過來,花布迎著風,像脹起的風帆。頓時,這棚子有如一艘船,帶著我們在花生海裡航行。

一望無際的花生田。大人們在田裡忙著,先拔起整棵花生,根部連結果實,帶起土壤的味道,更多的花生還在土裡。母親戴著斗笠,臉上蒙著花布,只露出雙眼。烈日下,她忙著鋤花生,不時抬頭看著在花生棚子裡的我們。

童年,每一年夏天,我們都在田裡度過。

剛挖起來的花生,我們貪嘴,立刻剝開現吃。新鮮花生有一股特別的香。母親和家人有時來到花生棚喝水,偶爾她會說一些從歌仔戲裡看來的故事。花生的起源是她告訴我們的第一個傳說。

據說,明朝開國者朱元璋曾藏身花生田裡,彼時,花生果實本來長在地面上,花生果碰到他的癩痢頭,他痛得說:「花生啊!你該長到地下的。」於是,花生立刻鑽到土裡去了。民間傳言,朱元璋孩提時生活困頓,他未當皇帝前,即有一張皇帝嘴,因此,花生聽了他的話,立刻「遵旨」。鄉間故事,像花生一樣在田裡蔓延。母親總是駕著牛車,載著我們四個孩子,往返花生田和老宅。牛車緩緩走著。

秋日到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我們就在老房子裡繼續玩著花生的遊戲。帶殼花生,略為擠壓,戴在耳朵上,就成為花生耳環。男孩頑皮,把花生夾在嘴唇上,說是「長鬍鬚」。

澎湖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長得緩慢。春天播種,萌芽生長,過些時候,漸漸在綠葉裡,綻放有如黃蝶的花,一眼望去,彷如黃蝶停在綠地裡。

新鮮的帶殼花生隔水蒸或入水煮之後,嘗起來口感綿密。剝開來的花生果實,用八角五香拌炒,又有另一種風味。早年也有以海沙拌炒,或是混和一點鹽入味。後來,又陸續嘗到奶油花生酥,以及涼拌香菜花生。

可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田裡剛採摘的花生,還有蒸過的花生果,那是原來的味道。

有些澎湖人炒捲心菜時,起鍋前,會撒點花生粉。捲心菜遇到拍碎的花生,會有一種微妙混合的香氣,猶如海風拂過心。而喜事時才吃得到的花生口味「炸棗」,糯米皮裡包著花生餡,略炸,外表金黃,入口即有好事發生的奇妙感覺,好像陽光滿心田。品嘗澎湖花生,嘗的是緩慢的味道,嘗的是陽光和海洋的故事。不急著趕路。慢慢的,就會嘗到花生的話語,一句句在舌尖上,綿密地鋪陳敘述。然後,我們會在夢裡重新回到芳香馥郁的所在,牛車徐徐走來。

我是在花生田裡長大的野孩子。那些個緩慢過生活的澎湖時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像是我心裡的花生船,迎風前行。

夏日,南風吹拂,我們坐在老屋前,桌上有一盤煮好的帶殼花生,還有泛著金黃的嘉寶瓜。海風習習,記憶在味蕾裡話家常。

剝開花生殼,有如打開故事盒子。數十年來的風雨陽光,花生船繼續往前行,載著從土地裡湧出來的故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