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保證無效】 鏡頭與槍管

2013/02/26 06:00

◎隱匿

我怕照相,從小就是如此。每當有鏡頭對準我,就像有槍管瞄準我一樣,我整個人會立即石化、冒冷汗。如今年老色衰,又曾遭遇多次醜照片被公開的經驗,恐懼症當然就更嚴重了。

後來我讀到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她說鏡頭像槍管這個比喻已經很久遠了,她絕不是第一個這麼說的。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珍.康萍的電影《In the Cut》,則將來自周遭人們的視線(莫不帶有成見或性幻想)比喻成千刀萬剮。事實上,生活在這個人手一相機和手機的世界,我確實也有in the cut,千刀萬剮之感。

當然,我對於目前這個視覺優勢的世界,也很不滿意。任何事件都需要畫面,要直接看到,沒有模糊空間,也沒有想像空間。再加上拍照實在太容易了,這造成讀者習慣在新書發表會上,要求和作者合照。雖然明知讀者是一片熱忱,但我心裡總是有些疑惑,難道作者在書中建構的世界無法令讀者滿意?非得要再加上這個步驟,閱讀才能畫下句點?或者,只要拍過這張照片,讀者也不用翻開書頁了,一切皆已完成?

所以每當我在各種媒體上,驚見某位作家表情僵硬的照片,心裡都感到悽楚不堪,甚至也會有幻滅的感覺。雖然我明知道,他們絕不像這張照片所顯示的那樣。

更糟糕的是,自從有人借我一台數位相機之後,我也變成一個拍照狂!每當面對美景,我就舉起相機不停地射擊,好像只要按下快門,一切就完成了。我不需把握當下,不需用心體驗視覺以外的其他,比如微風和花香,日光溫煦而群鳥啁啾……把日常生活當做觀光,讓照片取代了一切。

我想,在無孔不入的槍管的瞄準之下,有天我們都將舉手投降,變成另一種物種。不,或許外星人早已統治地球,我們早已變身為異形,而不自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