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寫好作文 先學觀察

2013/03/20 06:00

與其送孩子去才藝班學作文,倒不如帶他們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透過每個人獨特的視角去接觸第一手、最真實的寫作材料。(歐新社)

文/克萊兒

曾有孩子問我:「要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作文?」這其實是個大哉問,要細講可能十天十夜也說不完,不過這也點出現代孩子面對書寫文章時,仍有其能力不足的侷限。

過去在考試領導教學的趨勢下,我們的出題方式偏向是非、選擇、填充題,這對於文句的組織助益不大,再加上閱讀的品質不佳,導致書寫的文章常缺乏深度以及獨特的觀點,甚至還會發生狗尾續貂、邏輯不通的窘況,不過這都是寫作技巧的拙劣,只要有時間、有毅力,倒是可以慢慢訓練。

唯一讓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本身的觀察力不佳,就如同廚師沒有做菜的「材料」一般,當然炒不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兩隻沒有腳的鳥,分別請班上兩位被公認很會畫圖的孩子上來畫腳,我請孩子把腳關節彎曲的樣子畫出來,結果兩個孩子都畫錯方向,於是我拿了圖片說明:人類的腳彎曲方向,就像注音符號的「ㄑ」一樣,然而鳥類的腳彎曲方向正好相反,變成「>」,很多孩子過去沒有仔細觀察鳥腳的經驗,繪畫時很本能的用自己的思維去建構自己的認知,這些細微末節看似不起眼,一旦觀察不仔細,就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寫作也需要這種敏銳的觀察態度,特別是某些特殊性質的文章,例如:自然寫作,搜羅的細節更是要嚴謹。

<才藝班之外>培養觀察力 再化為文字

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呢?不妨從日常生活開始著手,例如:時序進入秋天後,整個外在自然環境也跟著改變,除了氣溫變涼之外,植物的外觀也跟著起變化:楓葉染紅、臺灣欒樹的花苞也由金黃轉為澄紅;水果攤上的紅柿、橘子、柳橙都已成熟上市,盛夏的蒸騰蜩沸在進入秋季後,意象轉為蕭瑟枯寂,具象的變動所觸發的心境感受轉化為文字,文章也就躍然紙上。

與其送孩子去才藝班學作文,倒不如帶他們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透過每個人獨特的視角去接觸第一手、最真實的寫作材料,補習班可以教孩子運用制式的寫作公式,寫出得體,但千篇一律、沒有靈魂主體的內容,而最美的文字是必須透過內心感動後升華而成的,培養觀察力不單只是可以提升寫作能力,對於日後學習各式新穎事物都有正面的效果,因此若想提振孩子的寫作實力,不妨先從累積厚實的觀察力做起吧!(作者為國小教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