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玩遊戲交朋友

2013/04/22 06:00

王宏哲(圖片提供/方智)

文/王宏哲

孩子的觀察力敏銳、敏感性強,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極強的學習力與模仿力。(法新社)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別人接納、尊重與關懷的感覺。孩子自出生以後,陸續接觸到家庭、學校、社會,並且從中發展出親子、手足、同儕、師生、同事……等人際關係,而這些人際互動品質的好壞,都會影響個人情緒社交發展。

「遊戲」在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時,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法新社)

每個孩子雖然天生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及氣質,但這些情緒氣質還是會深受環境其他人的影響,因為孩子的觀察力敏銳、敏感性強,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極強的學習力與模仿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須花時間陪伴,協助孩子在自我與群我間取得平衡點,從家中的手足關係及家庭關係逐漸向外擴展,發展出適當的人際互動。而人際互動中,孩子是否與他人有眼神的對焦尤其重要。

眼神的互動是一種非口語的互動,美國的心理學家甚至將其視為一種誠實的表現。讓孩子在主動傾聽或者與人互動的同時,展現禮貌性的眼神交流,則可減輕孩子未來交朋友難度。

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在遊戲的環境中自然地與其他孩子相處。孩子在第一時間或許會有些害羞,但最後孩子還是會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

<家長的功課>人際互動 從遊戲開始

「遊戲」在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時,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但在孩子從害羞轉為勇於與人互動、交朋友之前,家長仍須給予一些簡單的協助。而這些簡單的協助包含以下幾點:

1.帶孩子到公園與其他孩子一起分享遊樂設施,幫孩子報名課外活動。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結交新朋友,經過幾次的遊戲相處,孩子主動與他們交談、遊戲的自信將可獲得改善。孩子擁有類似的社交經驗越多,人際間的溝通也就越有幫助

2.多邀請朋友的孩子到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剛開始接觸的初期,試著去找到孩子們共同的興趣或喜歡的遊戲、玩具,幫助孩子們建立關係。

3.教孩子如何分享。利用用餐或分給他人食物的方式,進一步給予孩子分享的觀念,例如麵包或餅乾等等,跟孩子一人一半,讓他了解你因為他的分享而開心。

4.讓孩子在家裡練習「Show and Tell」。透過家裡的環境,給孩子表演的機會,可以增加往後孩子在大家面前說話的自信,勇於表現的孩子,容易讓同儕了解,進一步跟孩子交朋友。

5.帶孩子前往家長的朋友聚會。孩子會從旁觀察父母如何跟其他人互動,並且從中學習互動技巧。

<Check Point>社交障礙? 檢視看看

你的孩子有社交問題嗎?檢視一下是否有這些情形吧!

1.不容易跟其他小朋友產生共同興趣?

2.對團體其他玩伴經常很急、沒有耐心?

3.不喜歡講話,姿勢表情少且沒有具察言觀色

的能力?

4.上了學之後,很難遵從團體的共同目標?

5.經常自己玩自己的,沒有什麼好朋友?

6.跟其他孩子玩沒多久就會開始爭吵?

7.同情心及包容的能力比較差?

8.不喜歡與他人合作的遊戲?

<作者簡介>王宏哲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長庚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畢業,台灣大學、長庚大學、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講師,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緯來「姊妹淘心話」節目常態來賓,以及台北市保母協會、彭婉如基金會保母講師。即將出版《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