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閱讀小說.長篇精摘】3之2 - 散靈堂傳奇

2013/06/10 06:00

圖◎歐笠嵬

◎李喬 圖◎歐笠嵬

司儀謝天樹沉聲宣告:「招魂安靈法會開始。」靜穆中緩緩昇起的竟然是女音的〈黃昏的故鄉〉──

儀式開始。主壇上香。陪壇起立。下跪,上香……

「聚靈碑──開光」:主壇起身,掀去碑座的一層透明膠布。

「散靈盆──開門」:由主壇掀掉陶盆正面的透明膠布。

「默禱」──全體參與在座起立、默禱一分鐘。

……接下去是重點之一:主壇說明「法會大義」。

「常在法師」以通俗華語中夾些客語,向諸天神佛、散靈亡魂稟告,也是向與會賓客說明:

諸天神佛明鑑,各地各時返回的靈界精魂明查,各位在場長輩友朋:弟子晚輩在此請安。

台灣是多難多災的珍貴寶地──災難指歷史事實,珍貴指生態自然的優異,世上少有;而少有寶地,人為劫難甚於天災又是世界鮮有。翻開歷史,總是一片血腥,哀號響徹天地。本堂的認知是:人間仇恨冤怨,戰死南洋北地,國內衝突政治殺戮──任何生命心魂都是無價,而回歸大地一律平等,世人後人應懷平等情愛,憫之憐之。就如「械鬥喪身」,喪身的十九是平民佃農,何以赴死?頭家逼迫,不從「吊佃」無以為生了。原民保地護社被殺,天地難容,後人當懷疚愧而敬謹招魂並祈求寬恕。至於傷害原民的丁勇,十九是受傭可憐羅漢腳,生命平等,其死亡,誰說不應招安其苦魂孤魄。以此類推。最最可憐的是為殖民者戰死異國、骨骸零散他鄉的。

最最悽慘的是政治性屠殺的,竟又是社會中堅……

總之,歸來啊,轉來!千里一瞬。台灣南北東西冤魂恨魄:速即起身翻身轉來!

台灣故鄉山鳥啾啾,游魚飛躍,歡迎歸來。

草木搖枝展葉,山雞野熊人立招請返鄉。

大地裸現胸膛,故鄉鄉親點香遙拜祈求歸來。

歸來歸來,轉來轉來,歸轉台灣、家鄉!

一瓣心香,頂禮再請。

「散靈堂」住持 常在阿墨

──常在法師誦頌後段,已淚流滿面,語音有些模糊。

──「籌備小組」確實精緻盤算。法會到此,氣氛過於沉重,所以適時加一段「宗教歌曲清賞」橋段。

音樂往往是宗教精神的無上神髓呈現,所以世上沒有不重視音樂的宗教。這時,原沒有先後次序的安排,略以謙讓,願意讓「外客」基督教先上場。可是出現曲折:佛、道兩家各準備五、六分鐘錄音帶播放的:因為率合唱團與會勢不可能,可是基督教的呂銘誠牧師出了奇招:事先安排好的,由獅潭本地的長老會教友的合唱團過來演唱──就在堂外待命。

──結果還是由佛、道領先呈現。

佛教播放的是〈往生贊〉:慢板,平穩,莊嚴,一種悟生知天的「敘述」……那些紅塵滾滾、業障深重者,可能很難「感應」起身歸來……

道教也是以錄音帶播出。是吟哦,不是歌詠,題目是〈淨天地神咒〉:天地自然,穢氣分散……其次是〈視香神咒〉: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熟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

接著是獅潭長老教會的演唱,老少都有,計二十一人,還是可以挺住場面的。

他們唱了兩首聖歌,一是〈被救贖的百姓〉。華語發音,音調平直詞語通俗,在場大都能懂。

第二首是〈求天來垂聽〉,客語聖歌。吟唱時,堂外似有應和歌唱,教人感動。

以上是上半場,休息十分鐘後下半場開始。而這時三位招魂主角才到齊。常在偷偷長長吁一口氣。

──「招魂安魂法會」大典的核心是:各宗教派暨台灣文化界的呈現:以表章祈求神佛點醒,指引帶路,然後以詩文呼喚叮嚀;招喚引領羈留異國他鄉的孤魂驚魂,飄蕩島內山間水湄的散靈遊靈──是時候了!回來安頓。從此三界兩處安穩平安。

──為了尊重「散靈堂」主持「常在法師」法脈,而且他的師父「清泉法師」,耄期長者,又是與佛、道兩宗淵源深長,所以恭請第一位出列。

「清泉」長髯飄飄而挺胸健步趨前出列。據於道家制式儀禮,彼還是「踏罡步斗」,手捏訣口呼咒,請神迎靈一番,然後頌念表章。

道家奏章文詞雖然典雅古意,但還屬淺白易懂,加上法師情深意切,語含嗚咽。在場一片肅穆,有人頻頻拭淚……

接下去由佛教界提倡「人間佛教」名師:世慧法師招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法舟相迎,彼岸在邇。這件事,一奉告就蒙允諾。法師勤快,申酉之間就到達會場了。伊也是袈裟法服上場。

──下一段是邀請呂銘誠牧師來證道招魂。基督教禮拜並無「招魂」這種形式。但憫愛生命、撫慰孤苦是天下萬教共同本懷。所以今天呂牧師以證道方式行安魂之實。

呂牧師是台北神學院舊約學教授。呂牧師也以制式牧師服飾上場。

宗教界的招魂儀式在午夜之前結束。

三家宗教都由法師、牧師親臨呈現,阿墨等由衷地感激感恩,想來歷代先人魂靈也欣喜安慰吧。

次日,28日上午10時,廣場上有「加工農產品品嘗」活動,以及蔬菜殘餘農藥檢驗兩項,這是靜子所精心安排的。

中午,免費供應菜包與焿粽,每人各一個。(鹼粽,摻焿油的鹼性粽子,沾糖食用,「焿」客音ㄍㄧˊ)

下午安排參觀,包括獅潭街市介紹,「散靈堂」介紹與說明歷史沿革,這是專為外客安排的,參與者大都是中小學生;有三十多人,算是差強人意吧?

晚上8時正開始的「招魂法會」,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宗教界「作法招魂」似乎司空見慣;今晚是學界、文化人詩人作家招魂,十分新鮮,應是本地首創吧?迄至傍晚,已收到十多篇的詩文,而且新竹教育大學范文芳教授,李喬好友作家也是兒童文學家鄭清文等六、七位,8點一到就入場就座了。

因為人數、詩文出乎意料地多,怕到深夜還不能結束,所以主持「常在法師」簡介各致祭來賓之後,個別出列捧讀招魂詩文的活動開始。

──「台灣文學研究者,許素蘭先生的招魂」:

〈台灣土地聚靈碑前──召喚不知認同何處之散靈〉

歸來吧!太明仙,您飄飄渺渺的「孤兒」之魂,回來台灣這片您自幼成長的土地吧!

您出身詩書家庭,有父有母,有將您疼入心坎的祖父,卻以「孤兒」之名,成為重要的台灣人「原型」之一,並且在台灣文學史上成就不朽地位;同為台灣人的我,每思及這樣的您,內心總是有著無以言喻的悲哀!

而當年您所戀慕的、穿著潔白舞衣表演「天女之舞」,有如風中白蝴蝶翩翩飛舞的日本同事──久子老師,以她溫柔動人的聲音,向您說出「我跟你……不同」時,您內心的挫折、絕望,隔著漫長的歲月,仍然撼動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心弦,被殖民者的悲哀,穿越時空,仍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靈迴盪……

啊!無望的愛情!因為生為台灣人,「愛情」終難免沾染階級色彩!

太明仙啊!這已不是「場所」的悲哀而已,而是台灣人必須自我解救的歷史共業!

就因為這樣,太明仙,我誠摯地召喚您,召喚您如今不知何處飄盪的孤兒之魂,回到淡紫色苦楝花如煙嵐般山頭綻放、相思子花點點飄落鋪地成毯,而台灣連翹依然照著她的性情自在生長的故鄉──台灣。

或許,在那幽渺的世界裡,您並不孤單,因為在那裡,您遊目所至,隨處可見不知何處「安身」,同樣飄飄盪盪的台灣魂靈……

只是,太明仙啊!就如同您少時留學東京、年長後到中國謀事,都在初抵異地即被告誡必須隱瞞台灣人身分;在那幽冥世界,不知認同何處的魂靈,雖然「或恐是同鄉」,恐怕也無法以「台灣魂」的面貌相見,只能繼續各自漂泊,您,以及無數無法歸依的魂魄,心中依舊是幽暗、荒蕪,如何能相互陪伴、彼此取暖呢?!

人們說您發狂了!您真的發狂了嗎?或者您是錯亂了──明明是台灣人,卻不能說是台灣人;明明國籍是日本國,卻被說成是「不同」;而祖先來自唐山,卻被「祖國」當外人。

四百多年來,歷史的流轉,讓台灣人有太多可選擇的認同對象;而歷史的現實,卻讓台灣人屢屢成為不被認同的「他者」。

何其悲涼啊!太明仙!勉力想讓自己變成與殖民者「同一國」的台灣人,終究是要如你公學校時代的同事,也只是「愈沿著其線努力,反而愈離開其線」,到最後不僅無法與殖民者「同一國」,自己也失去可歸屬的所在。

歸來吧!太明仙!您,以及從荷蘭時代、明鄭、清領,以至於日治、民國時期,許許多多,被殖民「母國」拒絕、不知認同何處的遊魂們,回來吧!回到如母親般,永遠敞開胸懷迎接遊子的台灣土地,讓您們疲憊的魂魄安頓下來,真正安息!

歸來吧!太明仙!您,以及無數「被自己拋棄的孤兒們」,回歸您們的母土吧!也許故鄉不如您的期望,母土大地甚至比您離開時更醜陋,溪流不再清澈、山林早已枯瘦,然而,台灣是我們唯一可以守護的家園,您漂泊得過久了,回來吧!

台灣子女 許素蘭敬上

(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