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再談談學運

2006/05/03 06:00

◎王丹

這幾天,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學生又跟商業巨擘可口可樂公司對上了。

問題出在哥倫比亞的內戰,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其中包括設廠在哥倫比亞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工會幹部和員工。新聞出來以後,有些學生認為可口可樂公司不僅保護自己的員工不力,而且有主張侵犯人權現象的嫌疑,於是發動民間力量向該公司表達抗議,並成立了「無可口可樂校園」運動,要求學校禁止可口可樂在學校銷售以表示反制。要知道,可口可樂的最大消費者就是學生,如果抵制展開,公司就會面臨巨大損失。為此,可口可樂公司不敢掉以輕心,派出代表參加了上週由UCLA學生會組織的聽證會,與主張抵制的學生代表各自陳述立場。當時有幾十名學生在場外舉行抗議示威活動,我還在照片上看到自己認識的中國同學──哪怕看來其實是在看熱鬧。

可口可樂公司是否會因為學生的抗議就改變政策恐怕很難說,但是少數學生的抗議就迫使不可一世的跨國大公司認真應對,這已經展現出了在美國公民社會對資本勢力的牽制力量。而在這個公民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扮演了最為積極,也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這種角色承擔的例子絕不僅僅是美國和大學生群體。請看以下兩個例子:2005年11月17日,三名法國大學生進入巴黎郊區一所高中的生物實驗室,毀壞了其中價值數萬法郎的生物辨識儀器,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儀器把人當做試驗工具,不僅侵犯了個人自由,而且為員警國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他們自然面臨著走上法庭的命運。也許他們的做法不可取,但是他們這種社會關懷還是引起廣泛的同情。法國一些著名知識分子就公開表達對他們的道義支持。

今年3月底,我剛剛回到洛杉磯,這裡就發生了號稱自從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後最大規模的學生抗議遊行,其訴求是反對美國國會可能通過的嚴苛的移民法案。抗議活動中的主力,居然是中學生。這顯然與加州移民人數眾多有關,而中學生的關切也是因為這樣的移民政策不僅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前途,也違反了他們在學校學到的正義與自由的基本價值。15歲的高中生,墨西哥裔的Valenzuela與其他中學生的學生代表獲邀參加了抗議團體的公開聽證會,在會上這個小女孩大聲疾呼:「卡翠娜颶風的災民仍然出在缺乏援助的困境中,美國卻要花鉅資在邊境上建造長城,我們有沒有把錢花到應當花的地方?!」她的發言引起很大共鳴。

無論是對抗跨國集團,還是伸張基本倫理,或者是挑戰政府政策,青年學生的主張和做法都也面臨質疑和批評。但是我想,他們的這種社會熱情和理想主義,是沒有人可以反對的。誰說小孩子無法改變社會?今天在西方的這些學生就在試圖參與歷史。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