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候診的心情

2013/08/14 06:00

◎庄腳人

為了要到某醫學醫院門診部看病,先到門診掛號處掛號,所掛的是五十一號。移步到要受診的門診室,看到叫號的訊號燈僅跳到六號,屈指一算要輪到我,還得等四十四人。急性子的我內心油然心慌,不知要等多少時間?

急性子的我向來很珍惜時間且很守時,也就是盡量不浪費時間。開會或預約會客寧願早到等人,而不會遲到讓人等候,然而到醫院的門診部看病,依掛號順序受診是院方規定,否則病人爭先恐後擾亂秩序,將會使主治醫師為難,不知如何決定診療病患的先後順序,所以依掛號順序看診,是最公正不阿的規定。

因一時心慌,唯恐呆呆空等無所事事,但看見在場有那麼多的病患,也是手拿掛號單等護士小姐叫號,對於之前的心慌,不禁自責且理性地進行反省。筆者活到這麼多歲數,對於這種維護秩序,不分賢愚、貧富、社會地位,並排除特權的候診規定,認為是台灣取得進步的現象,也是文明社會該有的條件。

因此不禁聯想到,即使是同一個人,他會有感性的衝動,也會有理性的冷靜,然而一般說法認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感情用事也能說是自然的必然。但人類雖是動物,卻與一般動物不一樣,一般動物是用本能來生存,人有智慧、能思考,有分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並且富有同情心等,而人運用智慧,思考問題,有改變現狀、求新求好的欲望,也就是一般所說人類都想追求有夢的生活,有句罵人的語言為「你不是人」,意思是,被罵者不是人而如同動物一般只用本能在做事。

當時候診者,有吃飯糰的,有用手機上網者,有頻繁撥打手機者,也有不斷做伸展運動的,這些候診者病症不同,但求診的目的相同,即把病醫好,也可說是同病相憐的關係。候診者無一有笑容,個個憂憂愁愁內心苦悶,看看別人,回想自己,自己雖性急,但個性開朗樂觀,常說人的生死是常態,甚至認為人是為死而生,因為人終究會死亡,可說生是因,死是果,有句諺語是:「要求好生,不如求好死。」因為生從母胎而出,投胎會因緣分不同而影響人生,胎兒對出生是毫無意識的,與一般動物無異,但人面對死亡卻大多是希望能長壽最好,人生旅程也安逸快樂,死亡也求無苦不痛的無疾善終。以上是在候診數小時,所胡思亂想的心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