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買東西吃東西 全變樣了

2013/11/10 06:00

文/梁瓊白

「買東西、吃東西」一直是香港用來吸引觀光客的宣傳廣告。早些年,到香港消費的確很有吸引力,精品價格大約比台灣便宜兩成,茶樓食肆的營業時間長,任何時間都可以吃到想吃的餐點,選擇多、味道又好,加上飛行里程近,只用週末時間就可以享受到不一樣的生活氛圍,去香港真方便。

上週末去了趟香港,距離上次入境的時間不過才一年,印象卻完全改觀,不管是大小餐廳,還是購物消費,物價的上漲幅度十分驚人,這些都是中國觀光客帶動的效果,自從中國經濟起飛,陸客開放觀光後,全球到處可見陸客威猛的消費力,精品店人聲沸騰,必須靠保安人員控制進出人數,陸客買精品就像買菜似的,個個出來兩手都提得滿滿的,反而我們台灣客人頂多進去看看就出來,因為價格已經不比台灣便宜。

咱買不起精品名牌,買點伴手禮吧,最熱門的肉鬆卷和曲奇餅價格比之前漲了30%,還是天天大排長龍,漲價也就罷了,還偷工減料。早年的肉鬆卷是用蛋捲皮裹了金華火腿切成的碎肉末,然後摺成長方形的卷,口味甜中帶鹹,入口香酥,本來包裝盒也標榜是金華肉鬆卷,金華原是火腿的產地,如今全改成一般肉鬆,風味一般般了,但價格還是漲,吃完才發現也來不及了,觀光客難不成還為一盒肉鬆卷回去理論?

曲奇餅當地稱為手工牛油餅,一盒足足貴了15元港幣,而且銷售態度很差,一副愛買不買隨你的嘴臉,不管買幾盒,通通塞在一個大提袋內,多要一個袋子要另付一元港幣。其他飲食消費也不惶多讓,飲茶也貴,用餐也貴,香港人的服務態度向來都是現實又冷漠,加上到哪都得跟陸客擠,還只為了買東西吃東西去香港嗎?根本不值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