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我注意】 2014年,《孽子》舞台劇引起爭議

2014/06/03 06:00

◎張亦絢

《孽子》舞台劇我沒看,但我還是想來漫談一番。記得有一年,學校老師帶頭,要我們去看明尼亞那的戲(注),看過後,大家都很痛心。最憤慨的,連導演騙補助這樣的氣話都說了。

後來我在亞維儂的路邊看到同一齣戲,四人以輪流說話的「超陽春」方式,淋漓盡致地演出。在那時,比併兩者,早先黑沉沉的困惑豁然開朗:前後兩個導演都想破除純欣賞的劇場感。

深受震撼的亞維儂觀眾,誤以為演員親歷所言,導致演員必須安撫道:文本來自明尼亞那。劇場感的解除,驚人地成功。這是不是無導演?當然不是。比較巴黎和亞維儂兩手法,前者直接對抗劇場表演性,置入阻礙流暢性的石頭;後者則徹底翻轉,完全不參考劇場,而參考日常生活的表演性來詮釋。但後者的成功,並不表示前者的失敗一無是處。擁有這個過程,對創作者(甚至觀眾)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行動劇或野台戲,常出現違背劇場守則的「半罷演效果」。因為這是訴諸眾人默契,而非演出者成就的共同儀式──演員太入戲,反而奇怪。這類草根文化中的「準戲劇」元素,一向很少被考慮,這是我看到《孽子》爭議時,首先想到的──所以我對於讀到的負面劇評是有點小小感冒了。不是因為它負面,而是覺得太缺乏對創作的最低同步原則,使我難被說服(這倒也不是說我看了戲,就會為它辯護)。爭議會過去,但這會留下對創作環境的影響。長久以來,同志主題時常奉獻經典,但這對創作與自由來說,是種高壓狀態。說真的,失敗才是成功之母,傑作太多,未必是好事。●

注:菲利普.明尼亞那(Philippe Minyana),劇作家。分別看了兩次的同一齣戲是《明細表》(Inventaires)。

■本專欄每週二見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