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自己的路

2014/07/15 06:00

◎陳昌明

2003年我從成功大學借調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副館長,負責處理創館時期館內的經費調度,以及人事控管等工作。當時,也正是《文訊》被政黨棄之不顧,頻從媒體傳來《文訊》即將停刊、資料中心找不到場地、營運經費沒有著落的時候。《文訊》處於風雨飄搖之際,而我手上正有一筆蒐集資料的龐大金額,我就找封德屏談,希望全數收購《文訊》的資料(我心中的金額是六千萬)。德屏顯然有些心動,但經過數天考慮,德屏回答我:「資料都賣給文學館,我們同事未來怎麼辦?」我就此知道她這個人很重情義,心中永遠放不下與她長年工作的伙伴,還有乏人關懷、聯絡的資深作家,以及文壇上眾多孤獨的靈魂。此後,文學館委託《文訊》一些計畫,而《文訊》回報的是最優良的品質與內容。

德屏走的顯然是一條艱苦的道路,鄭明娳教授說她是位「俠女」,許多本來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如台灣文學資料庫的建立、藝文生態的調查、資深作家的照應、年輕作家與學者的培育平台等,《文訊》都不計代價地付出,一肩挑起。《文訊》團隊在自己身處困境時,從來沒放棄任何服務文壇的機會,誠如德屏在書中所說:「這幾年儘管外在環境如何艱困,我們仍然堅持繼續做一些我們覺得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事。」這份承擔與責任,是因為與文友長年的情誼,這份情誼已超越藍、綠政黨藩籬,台灣無分南北、不論統獨,對《文訊》都有一份共同的信任與感情。德屏所做的努力,大家點滴在心,所以當朋友提出「作家珍藏書畫展暨拍賣會」的構想,希望幫助《文訊》度過資金周轉艱難的困境時,各方熱烈響應,不但文友慨捐珍藏字畫,甚至有些老作家擔心籌不足款,緊張地親自到會場盯著,看著作品一張張賣出才放下心來。誠如德屏在書中的感念:「這裡、那裡,都是動人的情誼。」這份深厚動人的情誼,是人與人長年的信任累積,是那些政府公部門永遠無法理解的。

《文訊》從事的文學志業真是琳瑯滿目,其中有關台灣文學作家作品資料庫的建置,一直是德屏自許的責任。「可以空手,不可鬆手」代表她的態度,她知道文壇那麼多動人的容顏,如果不及時記錄,將會埋沒在時間的洪流,所以她用每一期的《文訊》,以及各種文字、史料、影像,記錄文壇的人物動向。台灣文學館委託進行的「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暨藏品詮釋」等計畫,她都是戮力以赴,因為這裡面有她的心願,所以品質也是其他單位無法比擬的。德屏帶領的團隊,這十多年來,從困苦中成長,做事特別踏實細密。當初評估是否要承接紀州庵時,德屏與我勘察場地,對於地點偏僻、空間不理想,充滿憂慮,但在德屏與工作團隊的規畫經營下,紀州庵如今已是台北文化界的驕傲。這就是德屏所說,希望創造一個「具有文學記憶的城市」,其中的努力與辛酸,實難為文壇外人道。

《荊棘裡的亮光》記錄《文訊》與德屏這十多年的奮鬥歷程,以及文友的概況。回首往事,《文訊》從被棄走向獨立,終而贏得各方敬重,道路雖然顛簸,卻能從黑暗迎來晨曦。過程中也有用盡努力卻化為泡影的,例如爭取台北文學館,雖經多方人士奔走,最後主事者卻決定設立數位文學館,德屏一直想要讓台北的文學家有一安身立命的處所,此願終是落空。儘管諸多不如意,但所有人都感受到《文訊》與德屏不懈的志氣、誠摯地付出,工作成果也是有目共睹。

無有倚賴,無有恐懼,無有妄想,用堅定的步履,走出自己辛苦卻自信的一條道路,是《荊棘裡的亮光》給我們的啟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