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同學哈啦會〉開銷變大 誰敢生子

2015/01/13 06:00

文/艾哈拉

在更換新年度的記事簿時,我又看了一次去年的生活消費明細,讓自己驚訝的是,我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婚禮禮金或滿月送禮的支出,也就是說,願意走入婚姻和生育子女的年輕人,其實並不在少數,那麼,為什麼會有少子化的現象呢?

當然,不敢生和養不起,常被歸類為是少子化的兩大主因,只是,如果我們的父母輩,都有能力扶養兩、三個子女長大成人,那麼,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會擔心「養不起」小孩呢?

其實細心比較就會發現,不管是水電費調整、外食負擔增加、或是一般生活用品漲價,其實根本不會對家庭支出有太大的影響,因此,真正讓人感到有壓力的,應該是我們已經正式邁入了一個高消費的時代。

回想起上一代的生活,就算是一家5口,也可能只有一支家用電話的支出,不像現在家中老老少少,可能就有六、七支手機的費用負擔;同樣的,以往小情侶約會,可能就是看電影、吃路邊攤這樣簡單,如今卻非得買包括飲料、零食在內的「雙人套票」,再到附近吃一份要價300元左右的「平價套餐」,而這一類暴增的支出,當然不是調漲5元、10元的一般物價所能比擬的。

為了改善少子化的隱憂,我們的政府不斷祭出各種獎勵手段,可是一旦想到就算只生兩個小孩,如果再加上和父母一起居住,那麼至少也需要有4個房間的居住空間,或是年輕人要多付一筆小家庭的租屋開銷,而這又哪是年輕人所能負擔的?

因此,面對高消費、低薪化的時代,政府如果不能在養育、就學、居住等各方面,給予年輕人敢於生養小孩的實質幫助,那麼,就算每年都調整區區幾百元的月薪,大概還不夠多買一罐嬰幼兒奶粉吧!

(同志怎麼看待異性戀?異性戀對同志又有哪些好奇?不妨透過電子信箱gayfriendly@hotmail.com.tw,「異同」哈啦「一同」學習!)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