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羊羊得意迎新春〉7-1 年菜大作戰

2015/02/08 06:00

圖/裴小馬

近年來很多人紛紛選擇到餐廳吃團圓飯,但在家準備年菜,雖然比較累、比較辛苦,但在準備的過程中,是不是讓孩子覺得家更多了份年味呢……

圖/裴小馬

〈年菜好滋味1〉打破國界 拿手菜PK

文/陳穆儀(台北市)

自從5年前旅居中國的小叔娶了上海姑娘,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連生兩胎後,我們的春節假期增添了人多、福氣多的熱鬧氛圍。

每年除夕團圓飯的菜色,更是從原本婆婆與我的客、閩一家親,提升到海峽兩岸攜手合作的層級。

婆婆的拿手好菜是「蘿蔔封肉」,蘿蔔與梅花肉一起紅燒,不僅份量十足、味道極佳,而且蘿蔔素有「好采頭」的寓意,在新春時節是相當討喜的菜色。

來自國境之南的我,沿襲了娘家父母年菜一定要有「烏金」的傳統,端上桌的是故鄉名產「香烤烏魚子」,抹上高粱酒後乾烤的烏魚子香氣四溢、外熟內軟,配上蒜苗切片或白蘿蔔(亦可搭配蘋果或水梨切片解膩),堪稱人間美味,更是先生兄弟倆最愛的下酒菜。

「水晶蝦仁」是中國媳婦貢獻的佳肴,鮮蝦剝殼挑去腸泥洗淨,淋上特製高湯、勾芡,清炒撒上蔥花,相當費工,卻最受小朋友歡迎。

婆媳、妯娌跨越族群與國籍藩籬,一起洗手做羹湯的美好經驗,我家年菜不僅是歡樂記憶的累積,更蘊含了四海一家愛的滋味。

〈年菜好滋味2〉 南北合作 各司所長

文/虹媽咪(台中市)

生長在小家庭的我們,雖然人口不多,但過年時,身為職業婦女的媽媽卻堅持準備滿滿一桌年菜,爸媽還堅持我們要照著菜名說吉祥話,讓一頓飯吃起來更有意思。

也因為如此,我對每年除夕夜回公婆家吃的那頓年夜飯百思不解。

每年年夜飯總是只有一鍋火鍋,即使用的是高級食材,總是和想像中的「年味」相去甚遠。

前年,我決定利用回婆家前有限的時間裡,打造屬於我們家的年味。先準備好封肉和佛跳牆,再打電話告訴住在南部的婆婆,最近學做了幾樣菜,想現學現賣,請大家嘗嘗味道。

如同往例,回到公婆家已經是用餐的時間了,婆婆的愛心火鍋早已準備好,加上我從燜燒鍋中端出的兩樣年菜,總算記憶中過年的感覺回來了。

去年過年,婆婆早早就打電話來探問我還帶不帶法寶回去,我自然是一口答應,結果那次回去,桌上還多了婆婆準備的「年年有『魚』」和「長年菜」。

今年,我早已和婆婆計畫好,我們婆媳倆南北分工合作,我繼續「燜燒」,她負責「快炒」,相信今年的「年味」又會更旺了!

〈年菜好滋味3〉事先準備 抓好流程

文/愛麗絲(桃園市)

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嬌嬌女,嫁入一個傳統家庭當大媳婦,準備一大桌的年菜填飽18個人的胃,就成了我每一年必須傷腦筋的大作戰了。

剛開始的幾年,總是一大早上市場準備食材,開始備料……一整天精心準備的菜肴,一個小時大家就吃完結束了,接下來我還要繼續收拾杯盤狼藉的慘狀,所以過年過節一直是我多年來懼怕的夢魘。

現在已經邁入第20年了,在歲月的經驗中,我學會了半個月前先設計菜單,把繁複工序的佛跳牆食材,先炸好放冷凍,當天只要用高湯、炒好大白菜,再把預先炸好的食材下去煨湯就完成了;另外預先滷好牛腱、軟絲;做好涼拌海蜇皮、準備好涼拌木瓜絲,就完成了漂亮的冷盤;事先醃好鹹豬肉,當天只要加上蒜苗煎香就完成一盤菜;另外用拜拜的雞肉切一盤白斬雞,再現做蒜蓉蒸蝦、清蒸鮮魚……如此有魚有肉有蔬菜有水果,在工序上又不會手忙腳亂,除夕下午還可輕鬆喝一下咖啡,著實讓我覺得慢慢戰勝了這一場讓人恐懼的年菜大作戰了。

〈年菜好滋味4〉離鄉備年味 甘之如飴

文/童言(新北市)

隨同洋老公遠赴挪威生活的第一個農曆年,正忙著學習語言、準備考試,無暇費心張羅,僅以雞、魚必備年菜,外加一道蘿蔔湯了事。

翌年挪威語游刃有餘,特邀老公的幾位同事來圍爐;雖是滷味、糖醋雞、清蒸魚、什錦等家常菜,配上現成的春捲、燒賣,卻讓習於簡單飲食的賓客讚賞有加,初次體驗華人的年節而備感興奮。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客人指著圓滾閃亮的滷蛋問:「這是馬鈴薯嗎?」

嘗到宴會的快感,第三年我很早便緊鑼密鼓地規畫,事先做好醉雞、滷蹄膀、筍乾、長年菜、蔬菜凍;年夜飯當晚蒸魚、炒什蔬,外加朋友買來的半隻烤鴨,滿滿8道菜上桌,令同為洋媳婦的友人離鄉數載後,再次感受濃郁的年味。

接下來的幾年掀起我琢磨廚藝的熱勁,尤自台灣帶回傳統電鍋食譜後,親自炊蒸蘿蔔、紅豆年糕,隨後驕傲地將成果分贈友人。

此後不論宴客與否,「十全十美」討吉利的菜色,儼然成為我在挪威的過年傳統。為人媳婦傷透腦筋的「年菜大作戰」過程,已為個人樂趣,而非夢魘般的苦差事。

〈年菜好滋味5〉不傳統年菜 一樣有年味

文/茄子(嘉義縣)

在美國中部的華人不多,我們這些離鄉背井的人想要遵循傳統慶祝農曆新年及辦年貨,都不如在故鄉方便。城裡最受歡迎的東方雜貨店在年關將近時,聚集許多準備辦年貨的人們,摩肩擦踵在狹窄又堆滿貨物的商店裡辛苦地購物。

東方雜貨店裡可以買到煮傳統年菜所需材料及很有年味的食物,我這個主婦心動不已地拿起來摸半天後,還是買不下手。因為這些飄洋過海的故鄉味,價格都像是鍍了一層金般地高貴。最後,我決定因地制宜,辦一桌不太傳統的年菜。

美國中部盛產牛肉,物美價廉。我決定主菜是牛肉麵。用蔥、薑、蒜慢慢熬煮一鍋香噴噴的牛肉麵湯;配菜是小魚乾炒蔬菜來呼應「年年有餘」的好彩頭;烤一盤我常做的瑪芬蛋糕來取代中式發糕。想了想,年菜少隻雞?我又用雞腿煮一鍋三杯雞。家裡沒有中式米酒?我用威士忌入菜。

將豐盛的食物擺上桌後,再開一瓶葡萄酒。我和丈夫兩個人的年夜飯也是很精采!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