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13×17

2015/04/29 06:00

圖◎達姆

◎劉克襄 圖◎達姆

13

身材矮小瘦弱,國中生的形容。很難想像站在講台上的他,再過幾天就十七歲了。

一開始講話,更有些結巴。吞了好幾回口水,才順暢起來。但那羸弱彷彿愈加鮮明,似乎要以生命最大的力量釋放出來。我不得不打手勢,希望他的同學們,連一點聲響不許發出。

大家豎耳傾聽中,原本還嚅囁不清的內容,隨著世界靜寂後,終於清楚明朗了。

小學時父母離異,便跟父親生活。所幸,母親住的地方,只有一二車站之遙。每個週末假日,都可去找她。摸熟後,他發現,有一條路,翻過一座小山頭,很快就抵達她住的小鎮。此後,他都走路去,回家時再搭乘公車。

有一回,他翻過山頭,爬上山頂時,一些碩大的黃色花朵盛開。他順手摘了好幾株,母親看到了特別高興,還插在花瓶擺於廚房的窗台。後來,上山後,只要看到那種黃花,都倍覺親切。

週末那晚,待在母親家,隔天再離開,早也形成他生活裡的習慣。他最享受的時光,大概是依偎在母親身旁睡著,有種說不出的溫暖,那是生命裡最大的安穩。因而也不覺得,日常有少缺什麼。縱使後來母親身邊出現男朋友了,好像也沒什麼變化。

直到升國一時,有天如常去那兒過夜。隔天醒來,母親做完早餐,看著他慢慢享用。他吃到一半時,母親似乎有些為難又怕傷害他,但還是一字一字緩慢地說出:「你將要有弟弟了。」

他聽到後,整個人靜下來,照常吃,有眼淚悄悄滴進食物。母親繼續說著,他已聽不清楚母親講什麼。嘴巴裡含有食物,還是努力地回答了好幾個「嗯」!

又過些許,母親一再強調:「以後你還是可以來這裡,但家裡空間比較小,可能不適合過夜了。」

他點點頭,抬頭微笑,讓母親感覺他毫無異樣。

他跟往常一樣,中午前離開。母親想出來送他。他婉拒了,直說天氣很冷,不要受涼。母親關門後,他並未走向公車站牌,反而循昨日來時的路回家。他走了許久,慢慢爬上山丘。看到黃花依舊盛開時,他回頭遠眺,母親住的地方。

他凝望了一陣,不知何時,眼眶噙滿淚水,卻未低落一滴。有點風,但也還不冷。

他頭一次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而那天之後,他再去母親那兒,都是搭乘公車,再也沒有爬上那座山頭……

這孩子講完時,我多麼想過去抱住他。但那一剎那,我連手都未伸出。只是看著他走回同學間,消失於少年的喧譁聲中,成為我見過最瘦弱的背影。

17

年底了,陽光溫煦地照射在休耕的大地上。我正要搭乘火車南下,前往一所女校指導孩子們寫作,突然想到你。同樣的十七歲,你還好嗎?

不過一年前,我們也是在火車上邂逅。不,應該更早,三個小時前,一堂寫作課時,你就認識我了。講習結束,我在月台等候北上的火車,你走過來打招呼。

區間車來了,那是復興號改造的車身,淺藍車廂,一排排有序的坐椅。上車的旅客還不少,我問你:「不介意我跟你一起坐吧?」

你欣然答應,坐定後,旋即聊及剛剛的講座課程。大概我是陌生人吧,你才能一吐為快,或者我已是寫作的前輩,也許能給一些創作的提點,因而你把現在的讀書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訴我。

你留了短髮,談吐甚是成熟,初時我還以為是社會人士,怎知還在專科就讀,不過十七歲。突然間,你嚴肅地問我:「在人生旅途裡,老師有無遇到決定錯誤的事?」

我被這問題嚇到,沉思了許久。「我曾在一個工作單位待了十幾年,不斷重複做一些例行性工作。後來離開了,我一直反省,是否該待那麼久。」換你感慨了,「我覺得,現在仍待在就讀的學校,也是錯誤的選擇。如果留在自己的鎮上求學,或許會更好。」

你的求知欲高,成績好,但對目前就讀學校的閱讀風氣不高,甚感沮喪。接著,你繼續說,「不過這下半學期,我遇到了貴人。」

原來,一位中文系年輕的男老師新就任,教學甚是鮮活,經常鼓勵你們,從課外書本尋求知識養分。你很認真地聆聽,聽從勸勉,不斷閱讀課外書。下課時,也常跑去老師的辦公室,跟他聊天暢談人生。老師也很熱情,提供許多剛剛出版的書籍,讓你待在辦公室閱讀,尤其是文學讀物。

學校上課時間有限,你都是利用中午時間,老師看你讀得認真,還主動幫你買便當請吃飯,讓你省下時間和金錢,繼續在辦公室看書。怎知,唉,就這樣,日久生情,有一個曖昧的情愫悄然發酵。

後來,老師私底下約你去海邊旅行,你很爽快地答應了。這趟遠行,只有你們兩人,但老師已結婚。那次的出遊,讓你充滿罪惡感,老師似乎也有這等不安。旅行結束後,兩人刻意冷淡,不再往來。

但接下來,明天又要上課了,還要再去老師的辦公室看書嗎?老師會不會再約你外出?你似乎曾陷入很大的茫然和掙扎,但就在遇見我之前,才決定擺脫。

我不知你為何要跟我敘述這麼多,或者是看到我最近寫了一篇戀人如何成功分手的文章吧,竟對一個初見面的作家,滔滔不絕地懺示。

現在你正處於尷尬的某一告別狀態,希望以後都跟老師保持遠遠的距離,很想努力恢復成一個單身的完整,非常清楚人生的方向。你夢想著有朝考上技職體系大學,希望將來能去當社會志工。

十七歲女生似乎漂浮在生命的洪流中,很想靠岸,我像半途的一根小浮木,你攀上來小歇一下。

你接下的日子如何過活,我無從預知。因為你在半途的車站下車了,一個我不甚熟悉的南方小鎮,而我繼續北上,未留下任何聯絡方式。

我只是在一年之後,一輛南下火車的旅途上,想起了這則往事,因而想捎上一個遲來的問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