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sons & daughters〉砂鍋魚頭弟弟

2015/05/11 06:00

圖片提供/陳佳蕙

文/呂政達

嘉義旅次間,他來載我們到文化路夜市吃小吃,一轉就轉到了知名的林聰明砂鍋魚頭,我們只叫了一小鍋,鰱魚頭和炸過的魚尾藏在豐富菜湯內,味道濃厚,他說,雖然他是嘉義在地人,卻還是頭一遭進來吃砂鍋魚頭。

我說,依稀記得有位記者在十多年前訪問過林聰明,那時他在嘉義西市場附近的亭仔腳備料,準備做砂鍋魚頭,湯頭味道重,加入了大把的沙茶醬,她當時還想,喝下這碗湯,大概全身都暖起來了。後來,有嘉義的朋友告訴她,那個年代嘉義的勞動人口頗多,這道砂鍋魚頭,照顧著一代的嘉義勞工。

我們把鰱魚頭翻過一面,又說了一遍那個吃魚不要出海否則會翻船的老笑話。他突然停下筷子,意味深長地說道:「我聽說這個餐廳的舊址,以前是家醫院。」我繼續喝湯,沙茶醬嗆得我幾乎掉淚。來到靠近嘉義的這一區,他似乎總是會聯想起醫院。在更小的時候,這個兒子也是一個弟弟和哥哥,常來這附近探視他妹妹的病。

他妹妹得了一種在那個年代還算是禁忌的病,認識他這麼多年,我也沒有聽過他提起那個病名。他記得常跟媽媽和姊姊送妹妹去醫院,後來接妹妹回家,就必須有一個人留在家照顧妹妹。「那個人就是我姊姊,」他說,「家裡的照顧者通常落在長姊的頭上,我姊姊因此犧牲了上學的機會,她後來嫁了人,因為家裡沒人照顧,妹妹也必須跟過去,沒一年就離了婚,兩個姊妹又回到了老家。」

我看著分離四散的魚頭,說道:「每個人的家庭歷史都會留下資產的,像這家店就是因為林聰明的爸爸很會跳舞又愛釣魚,釣來的魚做成私房菜,才演變成現在的嘉義美食。」

他說:「那你覺得我姊姊得到的資產是什麼呢,我幾乎從沒有看過她穿過一次漂亮的衣服,只有去工廠工作那幾年,她才離開了家,但我妹妹常常偷騎腳踏車去找她,後來也不做了。」他是家族裡唯一上大學的,他說不是因為他功課好,而是因為他是男生,爸媽覺得應該讓男生去上學。他上台北那天,姊姊還去買了一串鞭炮,送他走到噴水池邊搭巴士,「弟弟,你要連我的份也一起讀起來。」姊姊這樣跟他說。

嘉義旅次,在砂鍋魚頭和大碗的沙茶醬間,我首次聽聞了這個故事。我說,這證明了嘉義其實是座照顧的城市,從一鍋照顧勞動者的砂鍋魚頭,到那麼多犧牲青春的上一代女子。我說,要不要包一鍋魚頭回去給你姊姊吃,他想了想,這樣也好,但姊姊食量不大,就包小份的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