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三代同堂樂〉養老防兒時代來臨

2015/08/24 06:00

圖/黃鼻子

文/吳娟瑜

圖/黃鼻子

注意看,不是「養兒防老」,是「養老防兒」的時代悄悄地來臨了!

有一個父親搬離老家,連親戚、鄰居都沒打招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後來銀行、警方、討債公司紛紛出動,還是找不到他。

原來,這個可憐的老爸已經被第二個兒子的債主追到無路可逃,乾脆狠下心來,和外界完全失聯。

當初,父親是非常疼愛這個兒子,要什麼給什麼,後來開始出現卡債、賭債,父親還一邊幫忙還債,一邊苦口婆心地勸誡。

但是,吃定老父的二兒子,有時下跪道歉,有時相應不理,終於老父死了這條心,從此和二兒子切割得一乾二淨。

更驚悚的是南投縣一對夫妻,因為積欠卡債43萬元,竟設局將父母分別淹死,想詐領保險金、老人互助金……幸好保險公司和檢警發現了其中的破綻,因而逮捕兩人。

想想看,一手養大的兒子,竟然連同老婆來謀奪財物,儘管這只是少數人的案例,但是看到這種報導,為人父母多少有些揪心,可不知自家的孩子會怎麼做?

<問題大條了>父母習慣給 孩子習慣伸手要

目前在5、60歲以上的父母,是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前出生,所以,在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多數跟著長輩同甘共苦長大。

等到這群父母長大,進入社會工作後,正逢台灣經濟起飛,大家也很能吃苦耐勞、盡守本分,所以多數是改善了家裡經濟狀況,也樂意給自己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

錯,就錯在這裡!18歲以前的兒女,習慣伸手向父母「要」,父母也習慣「給」,這還無可厚非;等到滿18歲之後的兒女,若還是習慣「要」,父母也不知不覺地「給」,問題就大條了。

最近聽到一個超誇張的實例,一位老爸領了退休金,他因為太興奮了,心想終於可以有筆錢安享晚年,於是請家人吃大餐,老婆勸他低調一點,人生要「財不露白」呀!

這位老爸聽不進老婆的勸告,結果幾個禮拜後,大兒子說要創業基金,請老爸支持;二兒子說要和好友合夥,也來挖錢;小女兒看兩個哥哥都要得到錢,於是跟進,說是規劃了英國遊學的行程,請老爸無論如何要「比照辦理」。

這就是為人父母的悲哀,多年後才發現窮極一生栽培孩子,卻讓孩子過得太富裕了,因此不知感恩與節制,還產生貪念來向老爸「要」更多。

<家長有遠見>「窮」孩子計畫 讓孩子靠自己

「窮」孩子吧!「窮」字請當「動詞」用。

也就是讓孩子在想辦法靠自己的環境中長大。我認識的一位女性好友,她實在超有智慧,讓一兒一女從小在小康家庭成長,家裡裝潢普通,吃食也一般,她和老公出入也是打扮樸素,從不喜形於色地提到家產有多少。

她的孩子像一般家庭的孩子長大,買貴重一點的東西要自己存錢,大學學費、生活費要自己打工,不夠的要自行到銀行辦助學貸款,所以,一兒一女非常懂事顧家。

她說:「等孩子出社會,工作賺錢還完助學貸款,我和老公才在一次家庭會議中,說明請他們協助管理家產的事宜,這時候的他們,已經身心成熟,善良而知足,我們夫妻倆終於完成『窮孩子』的計畫。」

哇!這位超級富婆原來是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也太有遠見、太有辦法了,連我都自嘆弗如啊!

<想通就對了>設定停損點 老來有保障

現代父母有了很大的醒悟,儘管社會環境確實工作不好找,收入普遍不足。照道理,多少照顧一下兒女的小家庭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總要有停損點吧!

對啦!「停損點」的最高點,應該是在兒女完成教育而畢業的那一刻開始。最低的「停損點」就是老爸老媽的養老金,絕不能再挪用的那個「數字」開始。

我身邊已有不少樂齡族朋友,他們如今過著享受自己退休金的快活日子,多數的他們都想通了:「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老防兒,孩子不要再來煩我們,就很感謝啦!」

想通了嗎?「養老防兒」的時代已經悄悄地來臨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