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關於愛情,契訶夫要說的是

2015/10/27 06:00

◎丘光

最近幾年,契訶夫(1860-1904)是我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自從上次新譯了《帶小狗的女士》之後,我偶爾隨手拿到一本他的作品集或是談他的書,就依著當時的心情翻閱一、兩篇,或讀出幾段令我著迷的描寫,這些閱讀印象漸漸跟我的生活融在一起,我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讀契訶夫。

那次我讀到一篇從前不曾看過的〈情繫低音大提琴〉,滿心歡喜,彷彿在連綿的陰天來了一陣柔和但遮擋不住的風,驅散了煩悶的日子,也好像感知到了一些東西,讓我聯想到一整片契訶夫的風景,就是這篇小故事串起了我讀過的契訶夫,讓我想再多選幾篇集成冊翻譯出來一起讀,試著將當時那種愉快感受凝聚成一種日常風景。

這是篇帶有奇想趣味的關於愛情的故事:

一個低音大提琴樂手前往公爵家,將在公爵小姐訂婚的音樂舞會上演奏,他沿著小河走,感到清涼的河水滾滾中有一股詩意,便不自禁下水去泡一泡,他的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和諧中……這平凡無奇的一泡卻讓他的命運產生急遽的變化:因為昔日的愛情挫折,他喪失了對人的信任,「本以為已經不能夠再去愛人了」,這時在河邊巧遇一位釣魚中的美人,她釣到睡著了,而他看到呆住,眼前這美的感受令他震撼不已,心裡的紛紛思緒喚回了他消逝的愛情……於是他動念捉弄起她,摘了一束花草綁在魚鉤上,送給美人一個神祕的禮物。

不料,兩人的衣服雙雙被偷了,先後躲到小橋下聚在一起,男樂手得知這美人就是公爵小姐,提議她先躺進低音大提琴盒中遮羞,承諾將她送回家去。通常,那一束花草的禮物本該在浪漫情節上起魔法般的作用,把互不相識的男女牽上姻緣線,但契訶夫並不這麼寫愛情,他把男女主角在現實中分開,只在(至少一方的)心裡的想像中擁有;作家似乎偏好這種現實枉然而心理富饒(或複雜)的愛情,在其他許多篇中也可以見到。因此,在一路上的機緣巧合下,兩人失散,樂手懊惱不已,不知道美人與盒子已經被路過的同事送回去,仍不斷在路上來回找尋這個裝載著愛情想像的巨大的低音大提琴盒。

契訶夫的故事往往讓讀者在他人的愛情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困境,表面上,人困在愛情中,陷在生活中,沒結果也沒出路,然而,仔細再看看,依稀又看出了一條困與脫困之間的界線,似乎只要找回對生活的感受、對愛的感動,便能跨越那條線脫困而出。對他筆下的角色們而言,或許難以找到出路,也或者不想找,但是對契訶夫劇場的老主顧來說,似乎夠清楚了──一如〈情繫低音大提琴〉的結尾,這個重新感知到美與愛的人,永遠不放棄找尋愛情與新生活的想像。

契訶夫在世的時候就對人家說他悲觀很不以為然,曾對作家布寧抱怨過:他哪裡悲觀了呢?他平日對周遭朋友很喜歡說笑,表現出樂觀的生活態度,像過世前幾個月(當時他身體已經很糟了)給友人阿維洛娃的信中還開導她:「開心些,生活別太鑽牛角尖,這樣想必會輕鬆點。我們不知道,生活是不是值得讓人痛苦思索,耗損我們俄羅斯人的頭腦──這都還是個問題。」還有令人動容的是,生前最後幾天他在德國巴登維勒療養,妻子克妮珀回憶當時的情景:「甚至死前的幾小時他都還想出一個故事逗我開心……」

契訶夫二十七歲出版《在黃昏》這本小說集的時候,曾解釋題名的由來:生活是沉重,人們在一天的操煩後,在黃昏這個休憩時刻,拿起這本書來讀,或可解悶。

這一切彷彿告訴我們:生活本身或許沉重,但人得用樂觀的心去面對。

他這份樂觀,儘管多少伴著沉痛的人生際遇:青少年時形同被家人拋棄,二十四歲便因為肺病嚴重大咯血──此後他一輩子抱著疾病纏身的憂傷心情,但他顯然沒有被這些沉重的思緒給奴役,而是不斷創新找到未來的出路。

我閱讀這些小說後,找出篇與篇之間的內在連繫,試著排列串出一種想像的空間,試著貼近契訶夫,試著夢想讓整個新譯本產生新的時空意義……有那麼一瞬間,我感到了一股自由,彷彿有什麼東西正要飛了起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