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林央敏/簡述台語文學的發展 - 上

2016/03/15 06:00

圖◎王樂惟

◎林央敏 圖◎王樂惟

依稀記得荷馬史詩中有一句描寫「天光」(天亮)的慣用語叫「黎明伸出玫瑰色的手指」,其中「手指」是複數。我覺得用這句話來形容發生於台灣的文學也若合符節,因為廣義的台灣文學就像伸出無數支光芒的黎明,由許多不同的語言所創作出來的文學支流匯集而成。在純屬口耳相傳的史前時代(17世紀之前),台灣島上的文學就開始以多元腔音分別發聲了,按可稽考的古籍文獻所載,在漢人東來之前,島上已有土著分布在平原及內山各處,這些土著民族,總的說來都屬馬來.印度尼西亞(Malay-Indonesian)種族,其中住在平地到山麓間的原住民統稱平埔族,住在深山峻嶺的原住民在日治時代通稱高砂族。

原住民族據說仍只是從大洋洲移居台灣的先住民族,因為至少還有一種曾分布在廣大山區,屬玻利尼西安種的小黑人才是台灣的原始土著,其遺跡記載於荷蘭及清代文獻中,有些高砂族原住民的傳說中也流傳其事蹟,只是都已滅絕。目前的這些原住民族雖同屬南島語系,但自古就各有互不相通的語言,我們知道文學靠語言或文字產生,並且只要有人類群聚的地方便會產生文學,實際上這些原住民族也留下或多或少的神話傳說、祭詩戰歌及其他歌謠之類的作品。

至於荷蘭統治台灣以及漢人開始大量移民台灣後的歷史時代(1624年之後),從初期的口傳文學與文字文學並行,到後來以文字文學為主迄今,台灣文學都是由多種語言的創作所構成,期間又增加荷蘭語、漢語文言、漢語中的台語白話及客語白話、日本語、北京語(華語)等文學。因此若要完整介紹各支台灣文學的手指,即使只做概要記述,恐怕非得幾萬字是做不到的,何況研究者懂得的語言有限,沒人能做到完整的耙梳,所以本文只能選擇其中重要的一支,即台語文學來寫,而且對浩瀚四百年台語文學的發展也僅能重點概述,讓讀者有個基本認識。

「台語」是「台灣語」的簡稱

本文既題稱「台語」,就表示所述內容並未涵蓋所有台灣的文學,而是以台語這種語言書寫或表述而成的文學作品為對象。又依一般常識及國、內外人士的習慣用法可知,「台語」是「台灣語」的簡稱,而不是「台灣的語言」或「台灣人的母語」的統稱,因為「台灣語」一詞自日治時代伊始,在官方和民間就已成為一個語言的專有名詞,雖然1945年後的新官方(國民黨政府)給予新的名稱「閩南語」,但民間人士及官員在口語間仍普遍使用「台語」或「台灣話」(注1)名稱。此外,本文不題用「閩南語」,也不用「漳州話」、「泉州話」或「廈門話」,在於限定台語文學的範疇,即不包括台灣海峽對岸的漳泉廈潮等福建人以閩南語書寫的文學作品,不過這些閩南語文學雖不屬台語文學,卻是台語文學的「近親源頭」,以及其他可用台語文言念讀的漢語古典作品也具有「遠親源流」的性質,兩者都是台語文學的肥底養分,是吾人學習、欣賞和寫作時所不能全然忽略的。

「台語」或「台灣話」這種語言自然是因「台灣」地名而成語言名稱,而何以這種語言會被稱為「台語」,主要原因是講這種語言的族群,在近代約四百年間一直是構成台灣住民的最大族群,人口占全體台灣住民的70%(1945年以後)到80%(清末至日治末期)之間,台語的分布也占最廣大區域,日治時代、甚至1970年之前,會講台語的人口比例更高於台語族群的人口比例,可說是普遍通行於台灣民間的「台灣普通話」,因此很自然地被視為代表台灣的語言今而被約定俗成地賦予「台語」之名。

從「Taioan」到「台灣」

據說台灣島之所以稱為「台灣」和這個說台語的族群有直接關係。過去有人出於臆想和附會,把某些中國古籍所記的地理名稱如「島夷」(《尚書》)、「岱員」(列子〈湯問篇〉)、「瀛洲」(《史記》)、「彫題」(《山海經》)、「東鯷」(《後漢書》)、「夷洲」(《吳志》及沈瑩《臨海水土志》)、「流求」(《隋書》)、「毗舍耶」和「談馬顏」(南宋趙汝适著《諸蕃志》)等出現在周朝到宋朝間的書籍裡的地名或國名都當做是指台灣,而宣稱台灣與中國很早就有某種牽連。中國古書之提到台灣而可信的,應當是13世紀(宋末)有閩南人移居澎湖後,才知道台灣這個島嶼,甚至要到15世紀末或16世紀初閩南人開始移民台灣後,「台灣」或其諧音的地名才產生。

念做「Tai-oan」的這個地名之記錄於文獻始自明末的萬曆31年(1603),陳第在其〈東番記〉中寫做「大員」(注2),稍後崇禎年間(1628-1644),周嬰在其《遠遊篇》的〈東番記〉裡寫做「臺員」(注3),其他在同一期間的名稱還有「大灣」、「大圓」、「大冤」、「大宛」等都是閩南語音的假借字,「臺灣」寫法到清代才出現,不過也可能在明末就有人這麼寫,像成書於清代的《蓉州文稿》(季麟光著)就說:「萬曆年間,海寇顏思齊踞有其地,始稱臺灣。」《明史》也寫到:「至萬曆末,紅毛蕃舟泊此,因事耕鑿,設闤闠稱臺灣。」從以上諸多文獻可徵,大明一代是將整個台灣島叫做「東番」或「東蕃」,以別於其他東夷,「東番」可能當地名,也可能僅泛指島上的番族或番族之地。而Tai-oan(大員、臺員),明顯只指島上的一個地方,即今之台南安平。漢人移民台灣最早的兩個地方是笨港及安平,而以安平聚集最多,早在荷蘭據台前,安平即被喚做Tai-oan,所以荷蘭人才將安平稱為Taioan,譯做「台員」或「台窩灣」。「Taioan」一詞,應非漢語,而是來自西拉雅語,歷來研究者中,有人認為是住在安平一帶的一個西拉雅部族的名稱或社名,有人認為是當地原住民對外來移民的稱呼,因為西拉雅語稱外來者為Taian或Taioan,音似南方馬卡道族的Pairan和排灣族的Airan、Pairan,都有壞人、侵入者的意思。這些來自閩南的移民不解其語意,以為這個地方叫Tai-oan,念做tai-uan。此後隨著荷蘭當局的需要,大量引進閩南奴工以及鄭成功入台,漳泉移民愈來愈多,並逐漸擴散到全台,接著滿清入台,正式採用「臺灣」字樣,最後成為全島的名稱。這也說明最遲到日本入台後,台灣住民開始產生台灣人意識,初期,民間所謂「台灣人」隱含僅指閩南裔台灣人的意味,於是他們的語言也就很自然地被稱為「台灣語」,簡稱「台語」。現在我們知道,台灣人並不單指族語為台語的閩裔台灣人,但已專有名詞化的「台語」之僅指一種語言,情況一如「英語」、「美語」、「法語」、「日本語」、「華語」、「客語」、「粵語」……之僅指一種語言,實是人文邏輯中專有名詞狹義化的自然現象。(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